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远程教育 > 学习园地 > 先进典型

小土豆的能量有多大?
发布时间:2009-01-15  点击次数: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近年来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千里凉山山高谷深,这里是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聚居地之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内近70%的耕地都集中在高海拔的半山地区,土地贫瘠,农民增收困难,全州17个县市中就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然而,凭借着小小的马铃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马铃薯专业村摘下“贫困帽”
 
  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记者来到凉山州喜德县贺波洛乡的尔吉村,“去年真是个丰收年,全村仅销售马铃薯的收入就已经达到260万元!”村支书阿的木呷喜滋滋地说。“我家种了28亩洋芋,一亩收了4000多斤,已经按每斤0.36元的价格卖了10万斤,去掉成本和运输费,赚了2万多元呢!”
 
  2008年土豆喜获丰收,村民尔古额体家里的几个房间都堆满了马铃薯,院子外还用毛毡修了两个“粮仓”来贮存马铃薯。“我家种了近30亩洋芋,平均亩产4000多斤,卖了9万多斤,已经赚了2万多元了!” 尔古额体高兴地说。
 
  2005年开始,凉山州根据州情,着力把马铃薯产业建成现代农业的示范产业,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规模种植、集约发展”的产业升级模式,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改良品种,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凉山州每年拿出马铃薯专项发展资金1000多万元,重点扶持13个马铃薯示范县、150多个马铃薯专业乡镇和560个千亩以上的马铃薯专业村。
 
  尔吉村就是从那时起发展起来的马铃薯专业村。阿的木呷和村民们换了新的优良品种,改变粗放型的种植模式,亩产从2000斤提高到4000多斤,面积也从500、600亩发展到1200亩。如今的尔吉村,从以前的“饭都不够吃”,变成人均收入4000多元的富裕村。凉山州也一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集中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全州农民种植马铃薯人均纯收入215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
 
  “五统一”种出标准薯
 
  昭觉县洒拉地坡乡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以马铃薯的标准化种植而闻名。
 
  “以前村民种马铃薯很随意,密度低、排水差,合作社大力推行了双行高厢错窝垄作技术,每亩能种4400窝马铃薯。合作社还鼓励大家施用农家肥,统一提供磷钾肥,再加上采用了新的优良品种,每亩能增产1000多斤呢!”社员布格合机说,“合作社实行‘五统一’服务,好处多得很。”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每袋肥能省2—3元的成本;统一直销,能把原来中间环节每斤2—3分钱的差价直接还给农户。据介绍,这个合作社现有社员785户,去年已销售马铃薯4320吨,户均实现销售收入3510元。
 
  洒拉地坡乡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只是一个缩影。凉山州近年来着力推进种植环节的标准化生产,狠抓标准化技术培训,年培训上百万人次。去年启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着力规范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流程。凉山州还依靠州为中心、县为纽带、乡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种薯、农技、植保、农资服务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据了解,去年凉山州大春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114万亩,占大春马铃薯面积的70%以上,亩产达1577公斤,比2004年增长11.2%。
 
  加工营销体系破解“卖薯难”
 
  大规模发展马铃薯产业,面积、产量都增加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凉山州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抓两头、促中间’,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加工营销为突破口来推动产业发展。”凉山州农业局总农艺师赵超说。
 
  “我们这儿的马铃薯都不愁卖,在地头就有人来收了。”阿的木呷说,到了收获季节,县里的马铃薯营销协会就会组织经纪人和车皮来收购。“我们村2007年就通过营销大户销售马铃薯1590吨,户均销售8.5吨,实现人均现金收入1189元呢!”目前,凉山州以经营马铃薯为主的营销大户发展到100多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壮大到1000多人,马铃薯专业协会达到171个,有力地开拓了营销市场。
 
  近年,凉山州还加大了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土地、信贷、企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重点培育了豪吉集团、科兴薯业、成都吉鑫、世富农业等11家龙头企业,建成大型加工企业15家、中小加工企业119个,年鲜薯加工能力达125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迅猛,带动鲜薯收购价格由几年前的每斤0.1—0.2元上涨到目前的0.3元以上,全州马铃薯综合产值达到19.7亿元,已成为州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去年马铃薯商品率达50%以上,销售收入超6.5亿元。”凉山州农业局马铃薯办公室主任曹晋福告诉记者。
 
  百万薯农呼唤良种补贴
 
  马铃薯良种对产量增加的作用不可低估。凉山州马铃薯良繁中心主任池勇介绍说,生产上使用低代脱毒种薯,单产至少增加20%—30%以上。目前全州脱毒种薯推广普及率达50%。
 
  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马铃薯良种推广普及率低已成为制约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
 
  昭觉县洒拉地坡乡的尔古次吉说,他家去年种了35亩马铃薯,一部分用的是政府推广的新品种,每亩产量5000斤左右,大部分用的是自留种,每亩产量只有2000多斤。“谁不想都用新品种啊,可一亩马铃薯需要400斤种子,光种子钱就要花上200多元,我们实在买不起。如果国家能够给补贴一点钱,我们就买得起新品种了。”
 
  凉山州农业局局长李杰表示,凉山州目前共有18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州200多万薯农大多仍以使用自留品种为主。他建议能否借鉴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良种补贴政策,国家和相关部门对马铃薯实施良种补贴,既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更有利于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