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远程教育 > 学习园地 > 政治理论

庞元正:“重视科学理论的先导和引导作用”――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庞元正分析6.25讲话和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07-09-20  点击次数:
        日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庞元正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指出,“科学理论具有先导和引导作用”,他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中最具核心、最具指导意义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区别。
  理论要发挥先导和引导作用
 
  在谈到“如何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引导作用” 时,庞元正说,我们党历来是十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我们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是由实践推动而发展的。我们经常讲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这就是说,我们的现实生活是不断发展的,那么理论作为一种反映现实的意识形态,也要不断发展。同时我们又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这分析的是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品质。理论不是僵化的东西,理论必须反映实践的发展变化,理论必须总结实践当中的新经验,研究时代的新发展,反映人民群的新要求。只有这样,这个理论才能够走到实践的前列,才能够引导和指导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总书记6.25讲话的精髓
 
  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在这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创新理论成果中,科学发展观发挥着统领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他说,这次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当中,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二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四要加强党的建设。
 
  这四个方面实际上分别是从政治、社会环境、体制和目标以及组织保证等几个方面强调了我们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比如说第一点,强调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政治保证。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推进改革开放,来贯彻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个涉及到我们转变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对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标准等等,这一系列都要求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第三就是我们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协调发展、持续发展,要解决社会出现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等,都要靠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实现。
 
  第四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党的领导才可以实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如何,我们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如何,这是对我们党能不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验,所以我们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广大领导干部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这样,我们才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区别
 
  针对有读者问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是不是一回事,庞元正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但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他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党全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什么这么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到20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第一使经济更加发展,第二使民主更加健全,第三使文化更加繁荣,第四使科技更加进步,第五使社会更加和谐,第六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通过这6个“更加”,来界定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了对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所以我们说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我们也知道由于我们2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发展的不和谐的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解决我们社会发展不和谐问题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因为我们这几年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这段时间内重点强调了和谐社会建设。很多人因此产生了误解,以为我们用构建和谐社会取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实不是这样。这一次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了要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实际上就澄清了这种误解。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它们是内在相关的,全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也包含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想这个是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