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远程教育 > 学习园地 > 政治理论

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发布时间:2007-08-29  点击次数: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解决和回答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不合时宜的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
  破除“唯GDP”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而“唯GDP论”是同以人为本相对立的。GDP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不重视GDP的增长。但GDP的增长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如果离开这个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GDP的增长当作唯一目标,忽视民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民健康受到的不良影响淡然置之,对非法用工等损害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行为麻木不仁,那就是本末倒置,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排除“唯GDP论”的影响。
 
  “唯GDP”的观念在一部分领导干部中有相当的市场。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对11个省区126个工业园区的检查中,发现近九成存在环境违法问题。一些地方领导要求当地环保局长:“经济发展要上,环保要适当让一让。” “唯GDP”的观念之所以有市场,同我们的体制尤其是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有关,也同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两难选择有关。但同时要看到,“唯GDP”的观念常常是同“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工程产生的驱动力,是“官本位”的思想。以人为本,群众利益至上,还是以官为本,升迁至上,形成了又一个尖锐对立。所以,坚持以人为本,还必须从“官本位”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中解放出来。
 
  改变“政府主导经济”的观念,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从实质上说,是深化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问题。因为,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率问题,其根子还在政府主导型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角。经济增长方式,从微观上看,就表现为一个个企业的发展方式。而企业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在政府主导型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掌控着相当大的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配置权,政府可以利用行政权力低价征用或变相低价征用农地,为了招商引资又以低价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政府管制着资源产品价格,形成背离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的人为扭曲;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污染采取容忍乃至保护的态度,以至出现“治污企业垮台,不治污企业发财”的逆调节现象。在企业可以通过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消耗廉价的能源资源、环境成本的外部化来获取利润的情况下,它们又何必下成本、冒风险进行技术创新,去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呢?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釜底抽薪之举在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只有政府改变主导经济的旧观念,把配置资源的权力尽可能地交给市场,逐步放开对生产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管制,形成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并实行严格的环境执法,使环境成本内部化,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才会传递到企业,逼迫企业改变发展方式,并最终实现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方面的改革必须抓紧进行,不能因为涉及利益关系复杂,而迟疑不决。
 
  破除地方本位思想,树立全局观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做好五个方面的统筹,关键在中央。因为五个统筹所涉及的,大量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必须由中央采取财政、税收、金融乃至行政等各方面措施来解决。但作为地方,确实有一个从全局出发,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问题。例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下达了节能减排硬指标,如果地方政府从本地利益出发,采取“软执行”,节能减排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成为纸上谈兵。一个污染企业,会给本地带来财政收入,创造数百个甚至数千个就业岗位,从地方利益来说,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全局看,它会造成周围数十万人乃至更大范围的人群的健康受损害,它就是完全不合理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又必须强调局部服从全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