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组工要闻
苏州日报:吴中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18-07-02   点击次数:


  近日,吴中区出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优化一核一轴一带生产力布局,吴中区将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保障作用,为实现优生态、惠民生、兴产城、善治理工作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吴中区力争到2020年,全区70%以上的镇、街道和3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市级先锋镇”“先锋街道”“先锋村”“先锋社区标准;机关事业、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分别涌现一批市级及以上先锋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打造城市党建核推动吴中产城融合

  为准确把握和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吴中区在长桥街道、城南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木渎镇等片区的党组织,重点推行党建+城市发展模式,健全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体系,探索完善基层党建网格和社会综合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机制。同时,加强动迁安置小区党建工作,鼓励实行党员属地化管理,着力解决人户分离问题。

  瞿红英是长桥街道一名小巷总理,每天管着社区居民家长里短的事情,这一管,就管了快20年。她说:社区的工作是最基层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很大。因为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省市区的领导,但他们每天都能见到社区书记,我们做的好不好,影响着百姓心中党和政府的形象。

  在瞿红英的带领下,苑北社区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绿色社区、江苏省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苏州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自己也被评为区十佳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今,苑北社区建起了红英工作室,旨在打造一个集带教、培训、交流、总结于一体的品牌+平台特色模式。

  622日,越溪街道党工委牵头8家基层党组织,携手包括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6所高校、12家学院(部门)党组织,共同成立越溪街道区域党建联盟。联盟打破教育园6所高校与街道党工委、基层党组织的条块界限、行政区划界限,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构建起开放性、共享性、融合性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近年来,吴中区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一站多居”“全科社工等模式,大力推进党建、群建、社建三建同步。力争到2020年形成区域化布局、多元化融合、精准化服务、标准化保障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推动打造吴中产城融合、紧凑集约、建设精致、产出高效主阵地。

  建设企业党建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吴中区坚持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依托重点企业推进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带头作用。

  刘焕仁是苏州市恒升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他坚持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共进,推行党工融合双向服务机制,将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将企业骨干发展成党员,不断提升企业党员战斗力、凝聚力,使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服务企业发展中闪光。

  刘焕仁带领支部党员积极打造出党员忠心、职工用心、企业关心、文化聚心、管理正心五心党建工作品牌,以党建带群建、促生产,将党支部建设成企业前行的红色发动机。他带领党员骨干不断升级公司传统产品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截至目前共获得新型专利6个,发明专利1个,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万元以上。公司先后获得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等荣誉,公司党支部成为吴中区非公党建红色引航工程创建活动示范点。

  以恒升机械党支部为代表,目前直镇、胥口镇、开发区吴淞江科技产业园、综合保税区、旺山工业园、东太湖科技金融城、木渎金桥开发区、临湖装备产业园等产业带的党组织,重点推行党建+产业升级模式,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疗与大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实施红色工匠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非公企业红色技术标兵。通过抓党建促实干兴区,带动产业结构、空间载体、创新活力、体制机制的优化提升,不断向高端化发展。

  此外,吴中区还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力,持续开展四个集中行动,深化楼宇、园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重视和加强镇级层面两新党(工)委领导班子建设,落实两新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孵化中心作用,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社建与党建、群建同频共振。

  创设环太湖党建带提升服务大局紧密度

  “太湖风光美、精华在吴中180多公里的亲水岸线(占太湖亲水岸线的45.8%),构成了吴中区最美的风光带。环太湖地区涵盖了吴中区8个镇(街道)和79个村(社区),分别占全区的57.1%41.6%

  虽然整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但环太湖地区也是生态保护压力较大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相对集中的区域。如何保护太湖生态环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直是吴中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努力的方向。

  今年3月,吴中区率先启动创建环太湖党建带,形成区域化党建大格局,以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为主体,涵盖东山镇、胥口镇、临湖镇、横泾街道、太湖街道等区域。

  “我们秉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紧扣生态文旅带,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带、以带促面的思路,创新打造环太湖党建带,不断提升党建服务大局的紧密度,在吴中大地勾勒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吴中区委书记唐晓东表示,环太湖党建带重点推行党建+行业模式,整合党建和旅游、生态、人文、科技等资源,推动党建文化与生态、人文、历史等景观相融合,实现红色党建与生态文旅互动双赢。

  为了扩大党建辐射面,吴中区按照六有目标要求,建成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13个,完善镇(街道)、村(社区)、两新组织一站式服务平台体系;利用太湖沿线游客中心、驿站、码头、公交站台、景区售票点等公共设施,设立党群服务站(点)7个,开通红色巴士”3辆,打造红色步道”4条,切实提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整体形象,不断强化公共空间的政治功能。

  由于环太湖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占到区域总量的三分之一,吴中区注重统筹资源、突出示范引领,建立健全党建带创建长效机制。为此,吴中区以苏州乡村振兴学堂为枢纽,建立环太湖党建实践研究基地,积极发挥首创优势,加大区域间的互动交流,扩大环太湖党建带朋友圈,促使党建带成为引领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推进器

 特色党建项目

  苏州乡村振兴学堂

  417日,全省首个乡村振兴综合实践教育培训基地——苏州乡村振兴学堂在临湖镇挂牌成立。依托临湖镇及周边地区生态资源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和美丽乡村建设优势,学堂借助在苏高校、党校、农村干部学院等在学术研究、教学师资的优势和环太湖地区丰沛的实践资源,将集中展示苏州乡村振兴成就的平台、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摇篮、汇聚乡村振兴智慧的高地和壮大乡村振兴组织的阵地。

  “三原色工作体系

  按照环太湖党建带创建要求,太旅集团依托原有的太湖驿站骑行体系,整合原有党建资源、品牌,创新构建党建引领发展红、绿、蓝三原色工作体系。以红色党建导航、绿色旅游服务、蓝色文化支撑,突出红色主旋律,引领旅游业态的绿色发展,通过全面打造太湖游客中心、沐春园、沙滩山红色驿站和志愿服务队,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党员群众全员参与集团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展现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独特魅力的崭新阵地。

  “太湖红心岛

  今年,金庭镇突出以太湖大桥纪念碑、暴式昭纪念馆、十二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环岛红色步道等党建阵地建设和党建服务五大引领工程,全面打造太湖红心岛党建品牌。通过强化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系统性工作,金庭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同时,推动五大工程齐头并进,使党建成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红色引擎

  歌曲《水乡先锋号》

  “为民服务我在前头跑,汗水流在我的嘴角,党章是我为公的法宝,总书记的讲话把行动指导……”为进一步巩固党建品牌创优工程,深化全镇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号召全体党员不忘初心、迈开步子、艰苦奋斗。直镇紧扣党的宗旨和党员要求,结合古镇水乡特色,谱以悠扬婉转的曲调,艺术描绘了直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似水情怀,推出了一首极富感染力的党员歌曲——《水乡先锋号》。

2018《苏州日报》T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