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园地
2007年部分议案命运追踪
发布时间:2008-03-18   点击次数:
      有的是网友献花最多,有的是掌声最热烈,有的则是关注度最高……

  一年来,这些曾在“两会”上广为报道的议案提案,遭遇了怎样的命运?是乏人问津,还是付诸施行?

  本报选择了2007年全国“两会”中的9个议案、提案:

  “修改选举法 限制官员比例”议案,已有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全国人大在将来立法时或将参考。

  《反就业歧视法》议案,网友最关注的议案,人大代表呼吁四年,终在今年年初推动立法;

  “黄金周改革”提案,争议最多的提案,却以几乎是最快的速度落实,直接导致今年节假日的变革。

  修改独生子女政策提案,被认为是最受网友关注的提案,最近也数度传出新闻。

  《网络安全法》议案,去年该议案并没受到多大重视,近日因香港艺人色情照片流传一事,引起我们的再度关注。

  ……

  本报记者采访曾发起这些议案提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给予回复的相关部门,在每年热闹的“两会”背后,展现你不知道的故事。

  之一:议案《修改选举法,限制人大代表中的官员比例》       

  有评论认为新疆规定“25%比例”借鉴“邓明义议案”

  限官员代表 立法时或参考

  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已收入《选举法》修改

  “修改选举法,限制人大代表中的官员比例”,2007年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议案。该提案发起人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美的公司高级工程师邓明义,33个人大代表签署了这份议案。

  专访

  邓明义:议案签名征集了几个晚上

  三年轮上一次发言

  邓明义2004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时,作为从知名企业美的来的人大代表,她被小组推荐,获得了一个发言名额,后来没有轮到她发言,会议就结束了。连着两年都是这样。

  今年3月7日,邓明义在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当时就觉得应该争取一下。

  青年周末:这议案最初起因于大会发言?

  邓明义:开始的确是这样。到第三年,也就是2006年,我又争取到了审议人大常委会报告时的发言机会。

  一般各团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国家领导人不来,没想到那次来了。我排在了第12名发言,到了上午11点还没轮到我。会议往往还要给领导留半个小时多的讲话时间。我心想,糟了,这次又轮不到我了。好在这次领导没讲话。这样,终于我有了发言的机会。

  我就提了一些批评,说现在存在着对代表建议的答复“有承诺不落实”的现象。这位领导当时就对我说:“我为你的建议和批评鼓掌”。

  青年周末:你怎么会想到官员代表太多?

  邓明义:这几年开会,我都一直明显感觉到,政府官员和企业总经理、董事长的人数特别多。这个结构成问题,官员太强势,占的名额太多了,是不是可以通过法律限制一下?该有个框框管着。到了2007年,是这一届人大最后一次开会。应该是在过年前,我和我先生晚上散步时想到,这次应该提限制官员代表这个问题了。

  有个代表签名后又反悔了

  邓明义在家中打印好议案。2007年3月到北京后,就忙开了,每天晚上在会后就去找人签名。写这个议案,邓明义倒没花多长时间,她觉得难度最大的,还是在于如何找够30名代表签名。

  青年周末:找30名代表签字很难吗?

  邓明义:以前我们签议案,一般都是在小组会上签,一个小组二十多人,凑一起就签了。但我这个议案太特殊了,你要去找官员签字,这不是为难别人吗?我心想,还是在底下找基层代表签名好一些。我就按照广东省人大代表的名单,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敲门。签了几个晚上才找够人。

  青年周末:大家都愿意给你签名吗?

  邓明义:其中一个小插曲很有意思。一个代表是某企业老总,他签了之后又反悔。那天晚上我去敲门,这个企业家老总刚好在接待两个记者。我向他介绍情况,说得也比较好,他当着记者的面马上就给我签了。可是第二天吃午饭时,他对我说:“邓代表,你那个议案还是把我的名字划掉吧。”

  广东代表人数多,除我之外,最终还是找到了32个代表签名。有那么多人支持我,都是基层代表,让我感觉很有收获。

  不采纳希望也有回复

  去年3月份交上去的提案,最近收到回复。这期间邓明义赶在3月5日自己任期结束之前,给全国人大办公厅发了一个特快专递。信中,她写到:“我任期快满了,还没得到答复。不管我今后是不是代表,请你们一定要给我答复。”

  青年周末:特快专递有回复吗?

  邓明义:办公厅申处长收到我的特快专递了,给我打电话说,常委会专门讨论了2007年的全部议案,去年底汇编成书,他说过些时候要给代表寄出来。如果我急着要,可以先给我发电子邮件,把有关我提的议案那部分发过来。

  电子邮件发过来后,我一看,代表们提的主要问题都归纳出来了。有关我提的议案的章节,用黄颜色给我勾上了,然后就是说以后在修改法律时参考。

  青年周末:对这个回复,你怎么看?

  邓明义:怎么说呢?不知道每次修改法律时,会不会把此前的相关议案都拿出来讨论?如果到时候决定不采纳该议案,希望也能给我一个答复,我就放心了。代表提的议案从程序上来说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自认为是个认真的代表

  据媒体报道,邓明义是一位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全国人大代表,她以“敢言”而著称,曾连续两年被《南方周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 “十大言者”,领衔提交议案数量在广东省排名第六。不过,在这次的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她没有被推荐为候选人。

  青年周末:你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没有连任的?

  邓明义:大概是去年11月底,当时其他代表都在填表,但没人让我填。哪些代表可以连任,哪些不该连任,我从来不知道。我觉得自己起码是个认真的代表,准备发言和议案都很认真。但是对代表的考核在哪里?实际上,我五年代表当完了,没有任何考核和评价就结束了。你究竟尽职没尽职,不知道。

  青年周末:我听说你五年来牵头提交议案的数量,在广东省是排名第六的?

  邓明义:不知道准确度怎样,我想至少在十名以内。五年内我光建议就提了不下30个。在这之前,我也有点儿预感,自己可能不会连任了。虽然没连任,但在3月5日前我还是人大代表,于是我又赶紧在春节时提了五个建议。

  现场

  “邓明义这议案已引起重视”

  今年的人大代表对邓明义去年提的这个议案怎么看?3月10日在北京好苑建国饭店,广东代表团驻地,几名人大代表接受了记者采访。代表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每次开全体会,都觉得官员太多了,基层代表发言很难。”一名代表抱怨说:“我们基层代表不多,人微言轻。”

  但有的代表就很乐观,来自中山市的贺优琳代表是当地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对记者说:“我是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也听说过这个议案。去年年底,汪洋到广东后,就特别提出要重视基层代表。今年基层代表的数量,就比去年增多,官员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

  连任的人大代表被称作“老代表”。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代表对记者透露,邓明义去年的这个议案应该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广东省今年的官员代表有所减少,但官员占较大比例的基本形势并没有变化。

  调查

  邓明义的担忧和欣慰

  官员可否以旁听方式参会

  “这次广东团来了多少基层代表?官员代表又占多少?”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广东代表团联络员王菲没有直接回答。她认为不好定义,“什么样才算基层代表?”

  不过,根据大会提供的广东团名册,记者大体统计了一下,在广东160名人大代表中,来自中直机关、省直机关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代表近100名,占到了63%的比例。

  相对而言,广东团的这一比例还不算高的。与广东团住在同一个饭店的内蒙古团,根据记者按照名册的统计,官员比例达到了75%左右。

  “审核政府工作报告,如果你政府官员多,不就成了自己审核自己?”邓明义说道:“既然大多数人大代表来自政府官员,让他们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自己监督自己或者监督上级,就很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批评。”

  邓明义建议《选举法》增加条款限制政府官员在代表中的比例,让更多的人大代表从基层中产生;至于政府官员确实需要参会的,可以通过列席或旁听的方式。

  对回复的想法

  邓明义在2007年两会期间联名33人提出的这项议案,有关方面是如何处理的?

  记者看到一份《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这份由人大办公厅在近日发给邓明义的材料显示,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相关的议案共4个,包括邓明义这个议案,修改《选举法》项目“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或者年度立法计划,正在起草或者研究。”

  在法律委员会给出的书面意见中也这样写到:“建议将修改选举法列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这些议案、建议在修改选举法时一并研究。”

  对此,邓明义说,去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中,与立法和修改法律有关的就有217件,经汇总后送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议,而这份报告就是审议之后的结果,但对具体是否采纳并没有提出明确意见。“将来如不采纳,甚至都不参考,我也没办法。”

  让邓明义欣慰的规定

  邓明义去年提的这个议案,是人大代表首次在议案中明确提出立法限制政府官员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在去年两会期间,就被媒体大量报道,众多网站转载,影响很大。邓明义接受了记者接踵而至的采访。

  “当时我就觉得,居然有那么多人支持我。去腾讯网做客时,我就对网友说,一旦这个议案得到了回复,我就把答复向社会公开。”

  2007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出通知,明确规定县(市、区)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不得超过25%。有评论认为,这个规定,跟邓明义的这个议案不无关系。

  “他们把官员的比例限制到了25%,我觉得挺好。”邓明义也听说了此事,她感觉很欣慰。

  链接

  “修改选举法 限制官员比例”议案备忘

  2005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透露,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工农第一线的大概100多人,而具有官员身份的有1200多人。有学者指出各级人大代表的构成现状是官员占70%。

  2007年3月,邓明义联名33个人大代表,首次将“降低官员比例”正式写进议案。

  2007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12号文《关于认真做好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和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县(市、区)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代表比例不超过25%,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等代表所占比例不低于75%。

  2007年9月19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表示:“新疆的这一通知,是人大组织建设的一项有益探索,用制度来限制人大代表中的官员比例,这在我国地方人大制度建设中还比较鲜见。”

  2008年1月媒体报道:原全国人大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宪法学会顾问程湘清透露,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将进一步降低官员比例,但他未透露具体数字和做法。

            之二:议案《反就业歧视法》            

  《就业促进法》吸收反就业歧视方面内容

  反就业歧视 政府四部门抢答

  农民工就业难,女性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难已经成为这几年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去年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12个代表团的600余名全国人大代表,相继提出了关于“促进就业”、“呼吁就业平等”、“反就业歧视”立法的议案和建议,这些议案和建议已经报送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委员会审议。其中 “就业歧视”最令网友们关注。

  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部门在2008年1月1日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其中涉及了反就业歧视的相关章节。在这几年中,政府针对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反就业歧视”问题做了些什么工作?

  专访

  周洪宇:四年呼吁反就业歧视推动立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两会”上连续4年提交“国家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和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保护立法”的相关议案,敢言的他被许多网友称为“周大炮”。2008年3月9日,记者对周洪宇进行了采访。

  网友关注就业中乙肝病人的歧视问题

  青年周末:你最早是因何原因提出《反就业歧视法》?

  周洪宇:我最早在报纸上和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学生入学和就业中存在一些问题,2004年,在来“两会”之前我就起草了一个《反歧视法》,副标题叫反入学、就业歧视法。在来北京开“两会”期间,由于上网和网友们交流,他们比较关注就业歧视里面的对乙肝病人的歧视,我就说关于对乙肝病人的歧视我已经写进了《反歧视法》的议案中。

  女乙肝患者要自杀,凌晨两点给她回邮件

  青年周末:直到2007年你都在提相关的议案。你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你提出的议案很多都是来自于网友的建议,在这几年中,有什么故事让你特别牵动吗?

  周洪宇:在我提出《反歧视法》之后,有很多学历很高的学生,比如研究生和博士生都经常给我写邮件,他们都说读到博士没想到现在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还没毕业就开始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同学们就跟我说他们和正常人没有任何的区别,但在就业上就很困难,有些学生对此很焦虑。有一次,我碰到一个给我写邮件的女孩子,她说已经为此事焦虑地想自杀了。当时,正是“两会”期间,我特别忙,看到这封邮件我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上给她回信,那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这种情况下,人命关天,必须得赶快给她回信安慰她,阻止她干傻事。

  和记者同去女性招聘会专场了解情况

  青年周末:2005年你提出了《反就业歧视法》的议案被很多媒体关注,当时是个什么状况?

  周洪宇:当时有不少媒体要针对《反就业歧视法》向我了解情况。记得有一年“两会”期间我来到北京,当时中央电视台的“两会”记者要对我进行采访,在采访的当天,北京市女大学生就业市场开张,该记者问我有没有兴趣去看看。我说我很有兴趣看看北京的就业市场的情况如何,这样我就跟她一起去了。

  青年周末:女大学生就业市场这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应该是针对反就业歧视中女性歧视设计的招聘市场。

  周洪宇:对,这应该算是政府为反就业歧视所做出的实际工作。那天我遇到很多事情,都是关于就业歧视的。

  我在一个展台前看到一个公司的招聘启事上写着招容貌端庄,身高1米6以上,普通话流利。我就问这个公司是什么岗位要招人,工作人员告诉我说他们要招生产笔记本的员工,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招工限制,容貌和普通话并不是招工必须的条件。

  在另外一个展台前,我又遇到三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两个是内蒙古的同学,一个是辽宁的同学。她们说在农大刚刚毕业但是在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们看重的工作单位要求得有北京户口,她们感到很不安,说这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北京的女同学,她看到她们跟我讲就跑过来和我说“别听她们的,她们哪来的应该回到哪去,在北京读了书又不回去抢了我们北京孩子的机会。”而这时又有一个陪女朋友找工作的北京男生走过来说“北京又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人绝大部分是外地人,大家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男生的女朋友是个外地女孩。

  离开这个女性专场招聘会后,我就开始反思,就业市场的就业歧视问题确实很明显,而且大多数人会受这个影响,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乙肝网友是我的代表助理

  青年周末: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就业促进法》,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这里面涉及了关于就业歧视方面的内容。有媒体称这是你和代表们还有网友们共同合作的结果。

  周洪宇:在我的工作中我接触了一大批乙肝网友,他们在论坛的各个频道中发帖,号召大家给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写信、打电话、发Email,呼吁我们关注乙肝歧视,期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入学等权益得到立法保护。2007年“两会”,乙肝维权网站“肝胆相照”版版主陆军与别人合作,一口气草拟了7份建议、提案文稿,囊括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保护条例、规范乙肝检测的建议等诸多方面内容。在我提交的有关乙肝的建议文稿中,总会写上“代表助理:陆军”的落款。

  现场

  乙肝病毒携带者想过找人替体检

  刘磊(化名)每天都光顾“肝胆相照”乙肝病毒携带者网站。当记者来到他家时他正在浏览该网站的相关信息。

  “现在工作得顺利吗?”记者问刘磊。“很顺利,考上了公务员,在一个国家单位工作。要不是代表委员们对就业歧视的关注并促进了立法,我想我可能现在还是待业在家呢。”刘磊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交谈中刘磊说当自己被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原单位在续签合同时就将他拒之门外了。他找了很多家单位,几乎笔试和面试都过关,但体检之后就再没音信了。“我很清楚是因为乙肝的原因。你知道吗,我曾经在多个网站上发帖子,要找一个体貌特征和自己相像的健康人替我体检,然后事成之后要支付对方酬劳。当时想尽了一切办法,但终没实施。我就天天企盼国家能立法保护我们这些人,能在就业的环节中不受到歧视。去年5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真正对我们这些人提出了要保护。我也顺利找到了工作。”

  调查

  四个政府部门同时回复《反歧视法》

  记者针对周洪宇代表提出的关于《反就业歧视法》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保护立法的议案给相关部门发了采访提纲,但到发稿时还没有得到回复。

  周洪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从2004年提出议案以后,相关政府部门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复意见。

  “2004年,我提出《反歧视法》之后,有四个部门同时给我了回函。人事部是这样回复我的,‘在对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069号议案的答复中表示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报考、或是能否被录用为公务员的问题正在征求多方的意见,要以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当权益的同时,也要保障其他公务员的身体健康为原则。’这个意见写了两个方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答复里表示,将积极向全国人大建议立《反就业歧视法》。教育部在答复里说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反歧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卫生部的回复意见是将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保障传染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从这四个部门的意见可以看出来政府很重视这个事情,这是我所收到的议案答复里面政府部门同时给我答复最多的一个。”周洪宇说。

  2006年全国人大回函称正拟定《就业促进法》

  在得到政府各部门反馈意见后,周洪宇结合了网友的意见,在2005年“两会”期间提出了《反就业歧视法》,另一方面,他明确的提出一个关于制定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保护法的议案。

  “这时候全国人大在征求意见时就回函了。全国人大回复的内容比较积极,表示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建议会认真研究并修改完善。卫生部表示要加强监测,大力投入对乙肝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在当年的1月19日,人事部公布了一个《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这里面特别明确的提出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经检测排除肝炎的合格。”

  政府公开征求网友意见

  一位常年关注“就业歧视”问题的网友告诉记者,在2007年3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就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其中反就业歧视是广大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觉得草案虽然有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过于原则,也不够全面,难以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作用。建议草案针对就业歧视的问题作出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同时明确用人单位违法歧视劳动者就业的法律责任,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不过,政府能公开征询意见我们已经很高兴了。”该网友说。2008年1月1日实行的《就业促进法》中关于反就业歧视方面列举了5种行为属于就业歧视,其中包括网友们最关心的学历歧视、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等问题。

  链接

  《反就业歧视法》议案备忘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经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不得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2005年4月北京市颁布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排除肝炎的,可考录公务员。

  2007年3月,新出台的《传染病防治法》将禁止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写入法律条文。

  2007年5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

  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就业促进法》,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在《就业促进法》中,列举了5种行为属于就业歧视。

  2007年8月15日, “广东乙肝歧视第一案”开庭。原告李飞(化名)称因携带乙肝病毒被港资东莞伟易达集团拒聘,遂诉至法院。

      之三:议案《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          

  四大银行开始收费第二天 黄细花提交紧急建议

  反跨行查询费 一个月见效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与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斗争近一年。2006年6月全国四大银行正式开始跨行查询收费,第2天她立即向全国人大提交紧急建议,并在2007年3月全国“两会”上联合各代表签名,提交议案《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公众反响强烈。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不到一个月后就宣布停止这项收费。议案提出的一个月内,问题就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专访

  一个月叫停跨行查询收费

  第二天就提交紧急建议

  “跨行查询收费早在去年4月就已取消了,这件事已经有了结果,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了。”今年3月7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黄细花对记者说。

  2007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黄细花起草议案《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要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尽快停止每笔0.3元跨行查询手续费,得到来自广东、黑龙江、四川、湖北、广西等5个代表团的56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联名支持。

  此前,在2006年6月1日,全国四大银行正式开始跨行查询收费。银行及银联方面一再强调收费理由:跨行查询占用了银联资源,收费可以弥补成本,而且符合国际惯例。

  6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和陈雪英立即提交了《关于跨行查询收费需听证的紧急建议》,随后全国人大将《建议》转交发改委、审计局、银监会。她们还在2007年“两会”上找各代表联名,提交了议案《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

  黄细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平时这些国有商业银行为争夺市场争得头破血流,这一次却惊人地团结一致,砍你没商量。”让黄细花最为质疑的两个不合理之处在于:第一,这三角钱的收费是怎么算出来的?第二,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

  银监会: 超期答复无实质内容

  2006年跨行查询刚开始收费时,银联副总裁柴洪峰在一次媒体恳谈会上首次对此前引人关注的ATM跨行查询收费一事表态:银行和银联此次收取ATM跨行查询费是成本核算的结果,在收费这件事上,银联并没有任何定价权,所有定价都是由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股东决定。

  2007年“两会”上,黄细花、陈雪英明确要求银监会答复。然而,银监会随即提交的缺乏实质性内容的答复并不能让她们满意,于是,她俩迅速找各代表联名,提交议案。3月7日银监会给出答复,跨行收费的事会继续协调、跟踪。

  2007年3月,中国银联上海品牌部工作人员表示,银联只是一个公司,而非行政单位,无权作出跨行查询收费的决定。

  那么,究竟是谁做出“跨行查询收费”的决定?中国银监会新闻处透露,“跨行查询收费并非一家之言,而是由发改委、银联、央行共同决定的。”

  今年3月12日,黄细花接受《青年周末》记者采访时回顾说,去年在议案提交上去后,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跟她联系,并表示很快就将有措施,一定会让她满意。

  不到一个月后,中国银行业协会2007年4月6日宣布,各会员银行于2007年4月20日之前停止这项收费。黄细花历时一年的叫停跨行查询收费建议案,终于得到解决。

  现场

  银行留下“不良记录”

  “当时完全没想到能停。我记得3月份人大代表才建议停止收费,到4月份真的就停了,很让我意外。”正用银联卡从ATM机取钱的赵磊(化名)说,自己对跨行查询费突然被停止一事记忆犹新。

  “对自己有利时就说国际接轨,没利时就说是中国特色!”他认为,在竞争不充分的前提下,银行不像是服务性行业了。

  查询一次也就3角人民币,对他来说钱倒没有多少,但近几年国内银行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开始收费,服务水平又跟不上,比如在银行大厅里一排队就是一两个小时,这让他很不爽。在跟记者聊天的过程中,他还特地提到前不久成为新闻焦点人物的许霆,用以“证明”如今银行的“劣迹斑斑”。

  3月11日,在天通苑西单购物中心的工商银行外,记者采访了10名正排队的银行客户。为什么会叫停跨行查询收费?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用户同意“是人大代表反对的结果”,一半以上的人则认为,是迫于国外银行竞争的压力。

  “银行的收费名目繁多,从年费、跨行转账费到小额账户管理费,还有挂失费、销卡费等等,连跨行查询也要收费,与行业垄断、竞争不充分有关。”不少人都表示,不仅跨行查询收费应该取消,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借记卡年费也应该取消。

  链接

  “停止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议案备忘

  2005年10月,中国银联下发文件,计划2006年1月1日起银联卡跨行查询开始收取手续费。该计划未能如期实施。

  2006年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对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取每笔3角钱的费用。

  2006年6月2日,黄细花、陈雪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跨行查询收费需听证的紧急建议》,要求暂停此项收费。

  2006年7月银联跨行查询收费首次遭遇起诉。上海邓女士认为收费涉嫌操纵价格,将交通银行某支行等单位告上法庭,要求4被告返还跨行查询手续费1.5元。

  2007年“两会”期间,黄细花等56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停止跨行查询收费;同时,陆锡蕾、苑春鸣等4位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细化《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严格规范各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行为。

  2007年4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宣布,各会员银行于4月20日之前停止这项收费。

      之四:建议案《关于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建议》           

  蚌埠医学院教授陶仪声提交建议案

  质疑漫游费 招来听证会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医学院教授陶仪声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关于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建议》,引起人们广泛专注,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今年1月手机漫游费听证会的召开,并进而导致如今漫游费在全国范围内的下调。

  专访

  陶仪声:信产部当月就联系到我

  这次是反馈最快的一次

  青年周末:谁对你的建议案最早有反应?

  陶仪声:首先有反应的是媒体,3月7日提交上去,晚上就看到网上有报道了。大概是3月底,信息产业部也做出了反应。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到我,告诉我“取消手机漫游费”这个建议书已经提交到他们手中,并表示信息产业部非常重视这个建议;他们会联系相关的运营部门,迅速和消费者沟通,并与通讯方面专家会晤。

  我没想到反响会如此强烈,部委的反馈也很及时。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五年,提交过很多建议案,但这次反馈最快。我印象中,一般的建议案需要至少三个月才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

  被邀请去参加手机漫游费听证会

  青年周末:信产部怎样给你回复?

  陶仪声:信息产业部给我的解释是,有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可能难以解决,扩容还需要成本,而且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电话费的收取还有差异,如果说完全取消漫游费,在技术上操作起来有难度。

  青年周末:对于信产部的解释,你接受吗?

  陶仪声:去年3月20日,信产部一个副司长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信产部将争取在2007年内实现漫游资费的明显下降。我看到这个消息后特别高兴,没想到自己的建议案提出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尽管信息产业部并没有说要完全取消。

  让我最高兴的是2008年1月份手机漫游费听证会的召开。相关人员通过全国人大联络处邀请我去参加这次听证会,但非常遗憾,当时我在参加省两会,安排不开,没能如愿参加听证会。

  现在的漫游费方案还只是第一步

  青年周末:听证会结果与你预期的一样吗?

  陶仪声:我只能说对结果表示理解。现在漫游费方案只是第一步,相信将来还会得到更好解决。

  青年周末:能不能说,你这个建议案推动了这件事?

  陶仪声:这个方案的出台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部委的高度重视,消费者的呼声,还有电信通讯专家们的协助配合与呼吁,都有直接的原因。但人大方面,以及我的建议案,对这件事的进程确实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

  尽管手机漫游费没能完全取消,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发短信支持我。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以及我的病人们,看到我也会问:“那个关于停止收取手机漫游费的建议是您提出来的?提的太好了!我们都支持您!”

  现场

  多数消费者不知“取消漫游费”建议案

  “去年‘两会’上,有代表建议取消手机漫游费,你知道吗?”3月10日下午,记者在三元桥北京移动营业厅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

  “记得在报纸上看过报道……”21岁的小陈是首都师范大学在读学生,家在江西,每个寒暑假的长途漫游话费对她来说是“不得不说的痛”。这次手机漫游费降低,她相当兴奋。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90%消费者对取消或是降低手机漫游费表示赞同。但在所有受访者当中,仅有一位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从媒体获悉2007年“两会”中,曾有人大代表提出过取消漫游费的建议。

  调查

  信产部官员:建议案对手机漫游费确有推动作用

  去年3月20日,在陶仪声“取消手机漫游费”建议案提交仅半月后,“2007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在北京召开,信产部祝军副司长透露,2007年将针对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管理实施评估,争取在2007年内实现漫游资费的明显下降。

  自从去年3月陶仪声在人代会上递交建议以来,一直到今年1月22日备受关注的手机漫游费听证会召开,这将近一年时间,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一直与她保持着书面和电话的联系沟通。在今年听证会召开时,信产部又向她发出了参会的邀请。

  信产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信息产业部对来自人大代表的建议非常重视。对手机漫游费的问题,我们也知道各方呼声由来已久,漫游费调整是必然。”这位人士还表示,陶仪声提出的《关于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建议》,对于手机漫游费听证会的召开,以及最终手机漫游费调整新方案的出台,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年2月13日,主叫0.6元、被叫0.4元的新漫游资费上限标准正式出台,并于3月1日起实施。漫长的漫游费之争暂时尘埃落定。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告诉记者,今后手机费用的趋势是归一到整个包月制里去,像漫游费这样的繁复收费项目将彻底取消。

  根据新浪网一个近7万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超8成网民对这一漫游费最终修改版本“并不认同”。陶仪声说,虽然她现在已经不是人大代表,但她仍然会继续关注手机漫游费问题。在合适的时间,她还会通过其他人大代表提出自己的建议。

  链接

  “取消手机漫游费”建议案周年备忘

  2007年3月7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陶仪声在“两会”中提交了“取消手机漫游费”的建议案。

  2007年3月20日,“2007年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政策通报会”召开,信产部表示将争取在2007年内实现漫游资费的明显下降。

  2008年1月22日,手机漫游费听证会召开,两套漫游费降价调整方案出台,但并未公布最终结果。

  2008年2月13日,国家发改委、信产部发布了《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新的漫游费调整政策尘埃落定。

      之五:提案《计生政策中有关独生子女条例应尽快停止执行》  

  政协委员对两番书面答复均不满意

  废“独生”条例 引起震动就行

  要求“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提案,成为去年新浪网民评出的掌声最多的提案。这一提案是由上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廷芳联名29名委员签名提交的。年后,虽然国家人口计生委并没采纳这一建议,叶廷芳委员却没有遗憾:“我搞这个提案就是为了引起一些震动,尽一个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

  专访

  叶廷芳:好多人一开始还不愿意签

  3月7日傍晚,记者赶到上届政协委员叶廷芳的家。落座后得知,一位关注计划生育政策走向的民间人士,也很欣赏叶廷芳提出的《计生政策中有关独生子女条例应尽快停止执行》的提案,这次登门拜访,是为给叶廷芳送几本朋友新出版的思考计划生育政策的书。听说记者是因为同样的话题来采访叶委员,他也感兴趣地坐在一边旁听。

  计生委用车接我去与司长沟通

  青年周末: 你去年提出的有关“独生子女”的提案,赢得新浪网民最多掌声。

  叶廷芳: 我提案中提到,已经实行近30年的城市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但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比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亲情伦理的伤害、养老问题等等。我的提案建议:我国应尽快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的方针。“两会”之后一个月左右,国家人口计生委用车把我接过去,虽然不是主任接待,但是由政策法规司的司长和有关的处长与我谈话沟通。

  我不够满意回复,但我知道尽力了

  青年周末: 有关部门怎样答复您的?

  叶廷芳: 他们给我的答复初稿还不短,有五六千字呢。不过,对里面的内容我有一些不同意见,所以也写了四五千字,希望他们再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正式的书面答复应该是在六七月,参与这个提案的29个人都收到了。感觉他们这次答复比一般的提案要办得认真一些,十年中我至少提过三十个提案,这一次是办得最认真的。

  青年周末: 您不满意的是什么?

  叶廷芳: 回复的内容有的和我观点不一致。比如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人口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劳动力在“十一五”、“十二五”都是供大于求,人口还处于不能松动的时候,不能接受我的意见放开二胎。这个我很快就给他驳了,我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去年“两会”后不久发布了一个白皮书,说我国的劳动力到2009年将发生短缺。我最近看到了一条消息说我们的劳动力已经发生短缺,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已经没再增加了。

  我抓住了最后一次提案机会

  青年周末: 您这个提案酝酿了多长时间?

  叶廷芳: 我酝酿了好几年,我从当上政协委员起就想迟早都要提,去年我是两届的最后一年,我知道我只能当两届,因为我年龄大了。于是我决定在最后一年一定要抓住机会写这个提案。去年为写这个提案我还生了一场病,2月28日时我以为离开会还有三天,老伴提醒我说到了大会报到的日子你的提案还没有写,我说还有几天呢。她说明天不就3月1日了?我一想2月只有28天,我连夜没写完,先去报到,晚上回家又用电脑写完。第二天大会开幕,一个记者来采访我,他用车送我到人民大会堂。后来下雨,记者的车过不去,我走过去淋湿了,晚上就感冒发烧,还送到医院去打了点滴。来自清华大学的委员王名建议我把提案写成大会书面发言,一般提案都是口头发言,书面发言要印发给领导和每个委员,这样影响力就大了。我这提案以大会发言的形式印了4400份。

  青年周末: 您是怎么联名到另外28名委员一起提这个提案的?

  叶廷芳: 我搞提案签名的时候,好多人一开始还不愿意签,我说你看一下我的内容,他们仔细看了我写的内容以后觉得有道理,好多人就签字了。

  今年我委托了其他政协委员帮我提

  青年周末: 今年不能再交提案,你遗憾吗?

  叶廷芳: 今年的“两会”我请有些人提,但他们会不会提我就不知道了。去年和我们一起签名的委员陈红是陈独秀的孙女,我今年动员她再提,我们除夕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团拜,回来后我给她发邮件,把我的底稿发给她,希望她修改一下再去提,后来她说考虑一下。

  青年周末: 您写这份提案时预计到这份提案未来的命运是什么吗?

  叶廷芳: 知道。但是我提交这个提案就是让他们有所震动。不管能不能实现,我做我所应该做的,就是一个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

  现场

  近七成网民赞成“叶廷芳提案”

  表达想生二胎愿望的博客受到热议

  3月4日,新浪博客一篇《为什么想要第二个孩子》的文章,在一个下午的时间获得3万多的点击量,并且引来了1000多条评论。新浪博客的一位编辑说,很多话题点击率高,但评论少。这篇文章高达3%的评论比例说明人们对这一话题的争议性和关注度。

  记者粗粗统计,大多数人希望现行独生子女政策调整得更宽松,只有少数人对现行政策表示完全的理解和支持。在截止发稿前的1261条评论中,支持生二胎的占75%,反对的占15%,中立的观点约占10%。

  近七成网民赞成“叶廷芳提案”

  去年三月,支持“叶廷芳计生提案”的跟帖在各大网站都占压倒优势。根据网上组织的在线投票:截至去年3月15日17时,6433名网友参加了投票,其中赞同“叶廷芳提案”的占69.37% ,反对的占27.15%,无所谓的占3.49%。

  调查

  国家人口计生委:关心今年是否还有类似提案

  3月10日,记者给国家人口计生委新闻处发去采访提纲,希望采访到计生委这样回复叶廷芳提案的原因。但截至发稿时,记者没有得到正式回复。

  不过,政策法规司的一位女工作人员简单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提案涉及到的各个部门会认真按照时间答复委员和代表,我们也会和委员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此工作人员记得去年叶廷芳的提案正是转到政策法规司办理,“我们约了他见面,谈过几次,电话谈面谈都有,之后我们给他回了一个正式的书面答复,同时给了其他28名委员。”

  当她得知记者已经采访了叶廷芳委员,她关心地问今年叶廷芳是否还会有同样的提案。

  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人吴建民今年3月3日在答记者问时曾表示,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是否调整现有人口政策,引起中外媒体关注。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称,“计划生育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不能动摇,只能稳定。”

  链接

  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建议备忘

  早在叶廷芳之前,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包括吴敬琏、胡鞍钢、林毅夫等人,对中国人口政策提出了适度微调的建议。包括“从2000年开始实行现行的一孩或一孩半生育政策向二孩平稳过渡”、“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二孩加间隔生育政策”或者“允许全国城乡只要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二孩”等主张。

  3月6日,在北京人大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呼吁尽快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他建议将目前的“一孩化”政策逐步转变为“提倡生一个,允许生两个,杜绝生三个”,并要奖励不生育夫妇。

      之六:提案《呼吁加强网络立法 分级过滤管理内容》        

  担任多届代表、委员 连续呼吁七年 效果小

  促网络立法 部门多 难协调

  “应加强网络立法和以法治网的力度,实行技术控制和分级过滤管理等措施,保护未成年人。”2007年3月13日,被誉为“法官妈妈”的全国政协委员尚秀云还在奔走疾呼网络立法。从2001年开始,她已经坚持了7年。

  今年64岁的尚秀云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刑二庭副庭长、少年法庭资深法官,因为她的努力,200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加入了网络管理的若干条款。但尚秀云认为,还应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互联网专门法律。

  3月10日,记者采访国新办网络新闻局相关负责人时,她表示:网络立法一直都在做,因为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不好一蹴而就。

  专访

  尚秀云:未成年人犯罪70%因网络诱发

  3月9日,尚秀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她办理的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70%都是网络诱发的。

  连续7年呼吁网络立法

  青年周末:在去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您提出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应加强网络立法和以法治网的力度,实行技术控制和分级过滤管理等措施。有关部门是怎样对您做答的?

  尚秀云:其实早在2001年,我就一直在提网络立法、网站要分级管理,我每年都提,起码得有7年了。我从1998年开始担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换届时我又当了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府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网络立法有它的复杂性,我没有得到确认信息,可能也不是一个特别好办的事情吧!网络真是个难题,应该不断推进。以前更乱,现在稍微好点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征求我意见

  青年周末:政府做了哪些工作?

  尚秀云:应该还是引起重视的。2007年6月1日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我提的议案有关系。后来还专门把我叫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他们说专家学者意见都听完了,让我们听听实务工作者的意见。我当时是写了一个一万两千多字的修改意见,具体到修改哪一条、哪一款我都写得特别清楚,他们还给我一个特殊贡献奖呢。

  另外,北京市曾经制定过一个文明办网的条例,还有千龙网曾发起过文明办网的倡议。北京市政法委曾在北京市劳动教养所开过一个现场会,我也去了,讲得是网络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改8条“网络”条款

  青年周末:您刚提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修改的都是哪些内容?与网络有关?

  尚秀云:是的。针对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方面,修改的有8条呢。比如第三十一条规定,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第三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未成年人犯罪70%因网络诱发

  青年周末:就网络立法方面,您更关注的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平时审理的案件有关吗?

  尚秀云:1987年,我们刚成立少年法庭的时候,判了99个孩子,都觉得挺多了。到了1997年,就230多个了。进入2001年,判了380多个。其中,70%的孩子犯罪都是沉迷网络。

  有俩小孩都是16岁,为了争一个女孩在网络上互骂,接着约着去决斗,其中一个一棍子就打到另一个孩子的脖子上,那小孩当时就死了。老有家长来找我,说孩子沉迷网络,交女朋友,有时候女孩怀孕了。男孩犯罪有的由此引起。交女朋友出去玩得花钱,小孩又没有经济收入,就诱发抢劫、盗窃。2002年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发生那阵儿,我常去网吧里转悠。那时候我看网上就有不少裸体女性的照片,还有描述一些性交的。看见小孩在那儿看,我特别难受。

  我就提出网站应该分级管理,网站应该有对社会负责的精神,要发明一些手段把这些东西锁上,不让小孩看。

  技术和科研投入不够使网难管

  青年周末:政府在网络分级上做过工作吗?

  尚秀云:我去找过北京市公安局网络信息中心,也有好多人在那做,但是技术也挺复杂的。我说网络有害信息对孩子影响太大了,你们管管。他们说有技术问题,也有国家的科研投入的问题。

  青年周末:今年陈冠希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网络的关注,不知道您怎么看?

  尚秀云:实际上是……要我们说是害了一代。现在学校那种性行为非常随便,到了高二没有男朋友就被人看不起,有了男朋友就上床。现在有些孩子对性行为看得很随便。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大的上升,但也没有减少。关于网络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得到解决。

  现场

  网络现状描述:充斥暧昧与暴力

  以3月11日11点58分的某网站首页为例,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吸引人”的标题。网上充斥着暴力语言。不仅对未成年人有误导,对成年人来说也有些耸人听闻的意味。

  在“博客·播客(视频分享)”一栏中有“‘白展堂’陷乌龙绯闻”;“视频”一栏中有“实拍迷你裙比短秀”、“花季少女逼情敌拍不雅照”、“女婴被爷爷放车轮下压断双腿”;“商机在线”一栏中“一夜暴富不如天天赚”;“直播”一栏有“危情男女爱情越位:醉爱”;“情感”一栏中的四个标题则分别是“爱了再做”、“男版狐狸精”、“未婚先孕”和“风月保姆”……

  一位刘女士告诉记者,她近年来总看到有关规范网络的消息,无论是委员提,还是相关部门制定法规,但仿佛总是感觉力度不够,自己最怕小孩偷偷看不健康的网页,老得看着。

  调查

  国新办网络新闻局:网络法一朝一夕难出台

  3月10日,记者拨通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新闻局的电话。针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立法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个事情是由我们网络局牵头儿的,但因为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大的改观。网络立法牵扯到法制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广电总局等各个部门,要经过好多程序。我们经常就是对目前一些比较热的问题做一些规范。”

  网络法现状: 由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还很少

  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军告诉记者,网络立法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难点在于网络本身的诸多不确定性,导致立法目的很难稳定有效的实现,或者立法本身的可操作性因为种种不确定性而大打折扣;网络发展往往基于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本身的技术问题是导致网络立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军说,目前直接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已经很多,但绝大部分是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司法解释,由全国人大通过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还很少,因而立法的体系性存在问题。

  王军表示,网络的迅猛发展已经深深影响到国民经济、社会道德等诸多层面,今年“两会”,针对陈冠希事件,有代表提出了提请起草“个人隐私保护法”的议案。国家对于网络立法的紧迫感越来越强,单就法规、条例的出台速度而言,已经不慢,但若想满足现实的法律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链接

  网络立法提案、议案备忘

  早在2001年,尚秀云就开始呼吁网络立法,网站要分级管理,保护未成年人。

  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徐鸿道提出关于《防止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的建议案》,以事实和数字揭示了网络有害使用的现状及危害。

  2005年,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东提出了关于制定“网络犯罪控制法”的议案。2007年,他又提出关于制定“网络安全法”的议案。

      之七:提案《关于严格控制公款吃喝的提案》            

  提案不足一页纸国管局回复有六页

  禁公款吃喝 无部门专管

  公款吃喝,老百姓有多深恶痛绝?今年“两会”,来自云南的人大代表米东生干脆狠狠地建议“禁止公款吃喝!”而去年“两会”,政协委员崔琳所提出的 “建议采取实名制和公示制遏制公款吃喝”议案,也在会后新浪网盘点时,获得网民鼓掌次数第三多。

  不过,即便是崔琳的提案如此受欢迎,也有网友把这个提案列为“脑残”提案,因为:公款吃喝,年年都提,提了也白提。事实真是如此吗?

  专访

  崔琳:这个提案很得罪人

  2007年“两会”伊始,时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江西省台办主任崔琳,对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公款吃喝的现象“痛心疾首”,从完善公务用餐制度规定、推行公务用餐公示制和实名制、强化监督约束、借见国外先进经验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限制公款吃喝。

  一年过去了,3月7日,当记者致电崔琳时,已经从台办主任位置上退下来,并且已经于今年1月份卸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她,和去年“两会”期间的意气风发相比,显得特别低调,话非常少,只是强调,“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提案涉及多为一把手,压力很大

  青年周末:您提出的关于公款吃喝的提案,那么引人注意,网友拍手叫好的声音在网上排名可是前三的,真的不愿意就此说些什么?

  崔琳:说实话,我已经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了,真不太适合再对这些问题说三道四了。这个提案,当初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备受争议,很多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压力还是比较大。

  青年周末:压力在什么地方?

  崔琳:关于公款吃喝,本身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单位很多部门,而且又和单位一把手密切相关……很多参加会议的委员和代表本身就是单位的一把手,我提出这个提案,其实是很得罪人的。

  青年周末:是不是这样,您的提案其实可操作性很有限?

  崔琳:那倒不是。我之所以敢提出这个问题,主要也是因为我当了这么多年的一把手,我在本部门、本单位,对公款吃喝是深恶痛绝,对公款吃喝也管理得非常严格。可以说,在公务接待尤其是公款吃喝方面,我们就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实施效果也很不错,我提出提案之后,我们依然在这样做。我们一年就有两次或者四次会议,专门就公款接待方面的问题进行公示、说明。

  我自己感觉这样做很好,我们的工作也不见得开展不起来。

  提案不足一页纸回复有六页纸

  青年周末:那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实名制和公示制来遏制公款消费的建议,后来有没有被采纳,在全国推广开来呢?

  崔琳: 这个具体的情况我并不是很清楚。

  青年周末:难道没有相关部门对您这个提案给予答复吗?

  崔琳:有答复的。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人给了我回复。一开始我也并不知道,是国管局的人来回复我。这让我挺意外的。

  青年周末:为什么意外?您对由国管局来答复满意吗?他们回答得及时吗?

  崔琳:我能不满意吗?人家一个国家机构专门来回复我个人的提案,能够回复,我已经很满意了,满满的六页纸,我还能指望什么别的?

  当时我提出这个提案的时候,就只是想借提案,把公款吃喝的严重性说出来,能够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就算是达到目的了。目前看来,至少答复我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是非常重视这件事情的。

  他们很正规的,我自己的提案本身是非常短的,就是几条建议,也就几百个字。因此我在全国政协提案办公室要求填写的提案办理满意度调查表中填写的就是“满意”。

  公款吃喝愈演愈烈每年花几千亿

  青年周末:现在来看,国管局回复的内容都落实到实处了吗?对比您提出提案时的情况,公款吃喝的实际情况有了好转吗?

  崔琳:这个问题我真的不好说。我何尝不知道,我们国家在遏制公款消费、规范公务接待方面是有很多很好的规章制度的,但事实上……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有效地控制公款吃喝愈演愈烈的势头。每年几千个亿花在哪个领域的建设不好呢?为什么要大吃大喝掉?

  青年周末:您的意思是说,其实您提出提案到现在,有关公款吃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观,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崔琳:话不能这么说,公款吃喝发生最多的就是政府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可以说,在这些地方,公款吃喝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虽然老百姓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非常不满的,但公款吃喝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是一种陋习,充其量只是违纪违规而已,并没有上升到犯法定罪的程度。在实践中,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执行力度不够。

  江西省规定领导陪餐只一次不超过50分钟

  青年周末:国管局的高度重视,除了答复的篇幅远远超出您的预想之外,内容方面您觉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崔琳:内容我很满意。里面提到不少地方采取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来遏制公款吃喝。其实我何尝不知道,我们国家在遏制公款消费方面早就有很多这样的规定,关键是在落实,在严格执行。如果不落实,不严格执行,再多的规定都是白搭。

  青年周末:你有没有关注到答复中所提到的这些措施在实践中的表现?

  崔琳:答复中提到我们江西省规定每批客人当地领导只陪餐一次,时间控制在50分钟之内。我记得我们省的确采取了相关措施。还有像公安部门出的禁酒令,我觉得这也间接地支持了遏制“公款吃喝”;另外,我还听说了有些地方和部门已经开始推行实施公务卡制度。我想这些措施应该都是遏制公款吃喝的有效手段吧。

  我去年其实也想就直接提禁止公款吃喝,但你也知道,饮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短时间要改正过来,的确很难。

  现场

  “公款吃喝被曝光”因反常才成新闻

  3月8日下午,在北三环附近一个装修颇为豪华的饭馆包厢里。记者把崔琳委员关于严格控制公款吃喝的提案抛给在座的六个人。这是一个私人性质的聚会,六个人年纪都在三十一二岁左右,其中既有公务员,也有自由职业者、技术人员及普通市民。

  “遏制公款吃喝,当然应该。”六个人自称“也还算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但六个人的表情都比较茫然。“从四菜一汤到消费金额总量控制,办法很多,但有效果吗?”本身就在南方某县城担任县一级政府常委职务的肖兵(化名),想了好一会儿才慎重地表示:“没有听说过去一年,上面有什么新规定和这个提案是相关的啊。对于吃喝,我们没什么变化。”

  肖兵讲起他刚到基层去工作时,不怎么参加饭局。没过多久,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被人们孤立起来一样。“在基层做工作就是这样,很多村一级的干部,干脆直接说,干了这杯酒,你去睡觉我办事,不干这杯酒,我去睡觉你办事。”肖兵苦笑着说,“你以为我想去吃啊?”

  提及去年在全国影响很大的河南汝南纪委用摄像机偷拍党员干部公款吃喝的事情,肖兵笑了:“这只是一时刮风,正因为反常这件事才会成为新闻。”

  调查

  国管局办公室主动打仨电话回应记者采访

  3月7日下午,崔琳把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给她“关于严格控制公款吃喝的提案”的答复传真给记者。记者看到,崔琳那份排号为“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694号(政治法律类322号)”的提案,的确收到了一共六页纸的答复。回复时间是2007年7月16日。

  不到一小时,国管局同意接受采访

  3月10日下午,记者联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就崔琳关于公款吃喝的提案对有关科室进行采访核实。下午3点左右记者才把采访提纲通过传真发过去,不到一个小时,国管局办公室就三次与记者联系,一位姓王的同志,向记者介绍国管局办理这份提案答复的基本情况。

  王同志告诉记者,因为答复中提到的各种文件、规定,是要核实的;所举的一些地方、部委的限制公款吃喝的做法和经验需要再核实确认;而今后工作,须会同中央纪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形成共识,这才能把内容写进答复里,需要一段时间的。“我们的答复,并没有超过法定时间。”

  公务卡是遏制公款消费的新做法

  记者发现,在国管局的答复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崔琳提案提出之前,就有的规定和具体做法。王同志也承认,其实答复中的确没有提到更多新的做法,很多规定和措施都是过去早就已经有的。但是在中央国家机关推广使用公务消费卡,是接下来为遏制公款消费而采取的一个新的做法。“这个公务消费卡,不仅是针对公款吃喝,对于其他差旅、会议、接待等公务活动中产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都是可以从项目、金额、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管的。

  “要解决公款吃喝的问题,关键是落实已有的各种规章制度 ,必须要一步一步地来。”王同志向记者介绍,国管局一直就非常重视遏制不合理的公款消费。2006年10月的时候,国管局就起草了《党政机关国务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2006年11月,国管局牵头召开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部署贯彻《规定》的具体措施。会后,他们会同财政部连续下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中央国家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关于制定国内公务接待相关开支标准问题的通知》等四份文件。

  国管局并没被明确要求对此事负责

  崔琳委员的提案虽然被答复了,如果她对后来落实的情况并不满意,是不是负责答复她的国管局要对她具体负责?

  王同志坦陈,虽然,每年“两会”开完之后,国管局都要从“两会”提案和议案办领到不少关于公款吃喝等方面的待答复的提案和议案,但国管局多数时候并不能对具体措施的制定甚至具体措施的落实全盘负责。崔琳的提案,国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答复,但并不意味着,国管局就是这件事的唯一责任人,能够对这件事全权负责。

  链接

  “严格控制公款吃喝”提案备忘

  2005年5月,北京律师韩传华向外界发布了他花3个月时间拟就的、专为遏制公款吃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票据管理法》。

  2006年“两会”,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缪寿良认为,防止公务员大吃大喝,公务员的体重也要控制。

  2007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崔琳提出提案,“建议用实名制和公示制遏制公款吃喝”;来自辽宁的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则提出提案,建议公款吃喝报销实行“三单合一”报销时实行税务发票、原始菜单和审批单“三单合一”,另外,对公务招待建档并及时公开。

  2007年8月,为增加公款消费的透明度,中央预算单位正式启动公务卡试点。

  2008年“两会”,来自云南的全国人大代表米东生,提出“建议国家出台规定,禁止公款吃喝,规定公务招待全吃自助餐”。

      之八:提案《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    

  去年“两会”刚结束,建设部部长就亲自过问

  一号提案 “点火”经适房

  “我们算是烧了把火,加了把柴。”去年民革中央提交《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成为政协“一号提案”。被问及该提案是否推动国家住房新政出台,原民革中央调研部部长刘雨田如此回答。他还告诉记者:“去年‘两会’刚结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就带着七八个副部长、司长、处长来我们机关听取意见了。”

  早前,经适房的传统模式是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开发商在限定条件下开建。去年“两会”结束数月后,郑州打破传统,由政府直接介入经适房改革。去年8月起,仅3个月时间内,国家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路线图逐渐明晰。

  专访

  “两会”刚完,建设部部长就急急忙忙过来

  去年全国“两会”时,刘雨田还是民革中央调研部部长,民革中央向政协提交的提案都是经由其调研部进行统筹完成的。目前,退休在家的刘雨田对这个“一号提案”记忆犹新。3月7日,在记者的采访电话中,刘雨田滔滔不绝地回忆起来,他还很热心地帮忙联系了民革中央的同事。3月10日上午,记者拨通民革中央的电话,一说明来意,对方立即说:“刘雨田告诉我了,建设部的答复我都找出来了,就放在桌子上呢。”

  “两会”刚闭幕,汪光焘部长就带七八个人来开座谈会

  青年周末: 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两会”上,政协先后有157位委员提出了40多件关于廉租房的提案,民革中央的提案《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被列为政协“一号提案”。

  刘雨田: 可能是我们提交的时间比较早,而且这个提案的内容也非常贴近民生。

  青年周末: 这个提案交上去之后,有关部门有反应吗?

  刘雨田: 建设部非常重视。去年全国十届政协大会第六次会议刚刚闭幕的第二天,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就带着七八个副部长、司长、处长来我们机关听取意见了。汪光焘部长本人也是人大代表,所以他刚开完会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过来了。我们民革中央的领导、干部、房地产方面的专家都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双方主要就这个“一号提案”的内容进一步交换了意见。建设部跟我们通报了他们关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的有关思路,其中涉及到很多技术性问题。我当时也参加了,我主要介绍了下我们这个提案的形成过程和有关背景。

  房产承包商跟建设部诉苦:利润低、钉子户难说服

  青年周末: 这个座谈会上有哪些民革党员代表,有没有形成激烈的观点争锋?

  刘雨田: 当时会上有好几个代表,其中有一个是关注房地产现象的专家,他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还有两三个房地产界的承包商。他们都是我们民革党员,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表了个人看法。房产承包商主要说,建经济适用房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困难,比如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利润比较低、搬迁户中有些钉子户很难说服,希望政府别把这个包袱都甩给他们,别把地给他们了,就不管他们了,希望中央能多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北师大的董藩倒没有具体讲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他的观点是房价居高不下这个现象是必然的,他的理由是因为中国城市密度大、人口多,既然现在要发展市场经济,房地产市场就永远是紧张的,房价是永远下不来的。

  青年周末: 看来民革中央内部的意见还是挺百花齐放的?

  刘雨田: 我们民革中央的领导也表态了,民革中央关于保障性住房的提案还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的。这些专家、房产承包商都是民革党员,他们对房地产比较内行,他们的意见是他们个人的意见。

  7月建设部发答复,8月国务院出“24号”文

  青年周末: 座谈会之后,建设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没有更多的反馈意见?

  刘雨田: 座谈会结束后,建设部说民革如果有新的情况、建议和要求,可以随时可以跟他们进行沟通,他们也正在研究要出台一个有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政府文件。后来我们跟他们也有些电话往来,到了去年7月份左右,建设部的答复也发过来了。

  青年周末: 这之后,有没有影响全国楼市的重大政策或现象是与去年民革中央的“一号提案”有关的?

  刘雨田: 后来大概是去年8月份,《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常被简称为“24号”文)出来了,这个文件明确表示,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提案在网易排名第二,被邀到网站做节目

  青年周末: 民革中央的提案对这个文件的出台起了促进作用?

  刘雨田: 可以说我们烧了一把火、加了一把柴。(笑)不能说完全是由于我们的提案,导致这个文件的出台,可能我们不提这个提案,这个文件也会出台,但我们提了,社会上反响很热烈,建设部也加快了进度。

  青年周末: 当时这个提案出来后,有普通市民打电话来给民革中央提建议吗?

  刘雨田: 从来没有。老百姓可能也不是太知道。

  青年周末: 有媒体追着你采访吗?

  刘雨田: 这个倒有,去年网易做了一个专题,叫《鲜花送提案》,主要是靠网友的点击率来给“两会”期间的热点提案进行排名,我们这个提案排名第二。网易当时就约我过去做节目。我记得就是一个很大的房间里,进行和网友互动的直播室聊天。其他媒体也有来采访的,但因为来得太多了,都记不太清了,就是网易这个影响比较大。

  提案最初由杭州提出,糅合了五六份民革地方报告

  青年周末: 这个提案的牵头人是谁?

  刘雨田: 是民革中央调研部,不能说哪个人的。我们自认为还比较肤浅,主要说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必须由政府来推行。光靠开发商自发去建还是比较困难的。

  青年周末: 提案最初是怎么形成的?

  刘雨田: 最初,其实是杭州的一位民革党员提出来的,他给我们传过来一份有关经济适用房的调研报告,报告里结合杭州的经济适用房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我们一看,这个报告提的问题还挺不错的,我就跟他进行了电话沟通,前前后后打了好几次电话吧。后来,我们发现,不光杭州那里的民革党员有关于住房的建议,还有深圳、广州、厦门等地的,大概有五六份吧。我们一看,关心住房问题的报告挺多的,我们调研部就根据各地的调研报告进行了汇总,把几个要点糅合到一起,最后出来的这个提案,可以说是集中了民革全党的智慧。

  现场

  “这个提案还真没怎么了解”

  这个民革提案是否对经适房和廉租房的关注群体产生了影响?真正想买经适房的群体,他们最关注的是什么?

  为此,记者对通州区的首个经济适用房玉桥东小区进行了实地探访,还给几个关注经济适用房的朋友打了电话,发现不少人并不了解国家保障住房政策后的“两会”提案背景,他们更关心的是国家政策的走向。

  小王在北京某周报当编辑,她告诉记者:“我去年申请过经济适用房的资格,记得去年年底吧,国家出台了一个新的经济适用房购买办法,因为这个办法对购房人的要求越卡越严了,我当时的条件就买不了经济适用房了。要说到这个提案,我的总体感觉是每年‘两会’的时候,都会有代表、委员提到房子的问题,但毕竟他们提归提,也不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硬性政策,所以我也不是太关心。”

  3月10日,通州区首个经济适用房玉桥东小区销售价格首次公布,暂定为4460元/平方米。当日下午4时左右,本报记者来到通州新华街道住房保障办公室了解情况,记者碰到了一名前来咨询的中年男子。这名姓戴的男子自称从2006年成为拆迁户以来,就开始关注怎么才能买经济适用房的事情,但对于这个去年“两会”的民革提案,他的回答是“这个提案还真没怎么了解过”。

  调查

  2007年,房地产政策“钟情”住房保障

  建设部去年7月回复,4个建议回了3条

  为了解民革中央的提案对有关部门的决策是否起到影响,记者给建设部打去电话。采访电话被转到建设部的宣传部门后,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听完采访要求后,表示有关此类问题不便接受采访,建议记者向民革中央索要去年建设部的答复文件。

  在原民革中央调研部部长刘雨田的帮助下,记者很快收到了民革中央传真过来的建设部答复文件。在这份文件中,民革中央的提案中所提及的四大建议,有三块内容都得到了针对性较强的答复。

  记者在文件中看到,该答复已提到“以后要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面积。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内为主,最大不得超过80平方米”。这就意味着以往动辄100多平方米,甚至有200多平方米每套的“豪华型”经适房将成为历史。

  文件中还提到经适房的产权和收益关系,“购房人住满5年以上方可出售,出售时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政府可优先回购”等。这也就意味着,当年有些开着宝马买了经适房,随后再高价倒卖出去的行为也将成为历史。

  对于政府介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方面,答复中写道:“我们积极鼓励各地成立非营利性机构,受政府委托全面负责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分配、管理,政府在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对其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去年“两会”后,国家连出三项保障性住房政策

  早在去年“两会”前,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开发商在限定条件下开发建设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传统模式。

  去年“两会”后,郑州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郑州公共住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通知》。这个通知被不少媒体称为“破冰之举”,这成了地方政府直接介入经济适用房改革的一个重要案例。

  再之后,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公布。11月26日,由建设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公布,12月1日起实行。据了解,这是国家提倡廉租房建设以来九部委首次专门就廉租房联合发文。11月30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到去年年底,由于国家一系列房产政策的调整,有些媒体甚至做了这样的回顾专题《2007岁末回眸 房地产政策“钟情”住房保障》。

  链接

  保障性住房提案备忘

  200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傅继德提交了《关于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提案,建议停建经济适用房,指出当时的经适房开发建设存在很多弊端。

  200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建议,拆迁时即办理经济适用房登记手续;扩大廉租房房源;政府对中低收入者提供房贷担保,以降低首付比例。

  2007年“两会”期间,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2008年“两会”期间,3名代表委员分别提交议案提案,就小产权房妥善解决问题提出建议。其中,郭松海委员拟提案建议将小产权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

      之九:提案《关于改革我国“黄金周”制度的建议》         

  跨30年统计传统节日变身长周末概率引假日办兴趣

  假日改革 算得准成得快

  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鼠年春节之后,中国人今年的黄金周就只剩下十月的一个了。国务院2007年12月14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实施,与政协委员蔡继明的提案大致吻合,该提案也被认为是促成新放假办法的“临门一脚”。

  “我没有收到有关部门给我的书面回复意见,但在新办法出台前夕有被电话征询过意见。”蔡继明告诉记者,对现有的“办法”,他仍然持保留意见,但他还是决定拥护新办法。因为他明白,一件政策的最终落实,不是因为某一件提案,而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专访

  蔡继明:没收到办复意见却成了实事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的一份名为《关于改革我国“黄金周”制度的建议》的政协提案在去年赚尽眼球。被一些媒体评为“争议最大的提案”。“两会”结束后半年,一份与此提案相当吻合的新放假办法就由国务院颁布实施。这份提案有何特殊?3月10中午,正在参加本届政协会议的蔡继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至今没有收到书面办复意见

  青年周末: 您关于黄金周改革的提案最终促成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假日制度,是去年这么多提案里……

  蔡继明: 很突出的一个,是吧?(电话那头,蔡继明打断了记者的话。)

  青年周末: 您当时提出的时候有预料到会在半年后变为一项政策吗?

  蔡继明: 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因为我到今天都没有收到任何一个部门发给我的办复意见。不过在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即将有一套假日改革方案放到网上征集意见。对方在电话里说,现状的方案和我们“两会”上提出的方案基本吻合,但是还有些地方不一致,比如依然保留十一黄金周,没有把重阳节列入法定假日等。

  青年周末: 为什么当时没有追要相关部门的书面回复意见?

  蔡继明: 提案交上去之后,公众一直很关注,我也就一直在接受媒体的采访,前前后后算下来大概有55家媒体,就没顾上追问这个事。也有可能是发改委或其他部门给我发了回复邮件,但我邮件太多了给忽略了。

  去年10月份发改委电话询问了我的意见,并且还希望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从学者的角度对即将出台的方案做一些解读,我也答应了。

  跨30年的统计数据假日办最感兴趣

  青年周末: 每年都有许多委员和代表提出假日改革方面的提案、议案,您提的这个提案有什么特殊之处?

  蔡继明: 这要追溯到2006年10月了。当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决定对假日改革这个课题进行调研,我们就走访了直接执行假日管理的部门:国家旅游局和全国假日办。

  当时我们的观点已经很明确,希望能取消黄金周。但是假日办的负责人告诉我们,黄金周不能取消,如果有什么不妥,只能想其他办法改。

  可是他们看了我们的初步方案,对其中一个部分特别感兴趣,就是我们测算了近30年的传统节日与双休日凑在一起的概率:近30年来,平均每年都有3、4个传统节日是和双休日挨着的,所以我们方案里面提出了“长周末”的概念,既能形成较长的假期,又不用调休,对国民经济影响不大。这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国务院颁布的新放假办法里面提到的“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就形成了“长周末”。

  他们当时就说,虽然现在“黄金周”肯定不能取消,但还是希望我们朝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

  青年周末: 既然假日办已经表示“黄金周”不能取消,为何还要写成提案?

  蔡继明: 2007年1月份,我们就在为“两会”做准备。当时假日办告诉我们,发改委在针对假日改革征求各方意见,希望我们的课题小组如果打算把研究结果做成提案的话,也给他们发一份,他们转交给发改委。所以我就开始准备这份提案,最终成文是不到四千字,算是一份比较长的提案了。

  我们也希望这份提案能够真的起一些推动作用,而不是像之前的那么多建议那样,没有声息。实际上对黄金周的批评从2002年就有,但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提案、议案多是分开的,比如专门说建议取消黄金周的,也有说建议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我当时写提案的时候,就把这两方面都写进去了,弄了一个完整的改革方案,就是建议取消两个黄金周,只保留春节一个黄金周,同时建议推行带薪休假。

  提交上去以后,我们的方案就引起了媒体的大讨论,有媒体就自己做了关于黄金周存废的问卷调查。

  青年周末: 对这个唯一一次收到政府部门的反馈是否满意?

  蔡继明: 当时在电话里我就跟发改委的负责人说,我对不一致的地方持保留意见,但是我还是非常赞同这个方案的。

  就算这个方案只有10%和我们课题组的方案一致,我也赞同,毕竟不可能一步到位。

  现场

  公众反应激烈:结不成婚,探不成亲

  80后女青年小张今年春节过得不踏实。为了敲定婚礼日期,在山东的她们一家和在青海的男朋友一家坐在电脑前视频会议了好几回。

  “虽然去年春天有听说有委员建议取消五一黄金周,但直到去年下半年,我们都打算在2008年五一回家办婚礼。我男朋友的父母已经预订好酒店和婚庆公司了。可是没想到10月份国家就出了一个假日改革的征求意见书,而且2008年1月1日就开始实行。”小张说。

  在征求意见的那段日子里,小张得空儿就给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打电话,希望还是别取消五一黄金周。但是没用。

  在去年10月发改委公布新放假办法征求意见后,网友热议,并质疑官方的问卷调查有把老百姓“绕进去”之嫌,不能真正反映民意。

  新假日办法已然开始实行,大多数人还没体会到传统节日增加带来的“长周末”。但在冰雪春运结束之后,有网友发帖称,探亲压力将集中到下一个黄金周,可想到时压力有多大。

  假日改革,在很多老百姓心中,并没有实现软着陆。可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考量。

  调查

  提案迅速落实缘于代表、委员数年发力

  法制办:每年都回函给人大代表

  相比蔡继明的提案中同时考虑了取消黄金周和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期,还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都在之前几届“两会”上提出过其中某一方向的议案、提案。

  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从2004年“两会”就提出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期的议案。2004年,国务院法制办在回函中委婉答复称,将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2005年第二次提交议案之后,法制办在回函中已充分肯定这一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006年第三次提交议案后则明确答复:“他的建议已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和指示,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还到人民大学来调研。”

  蔡继明自信,自己提出的方案是众多提案、议案当中最具可操作性,也是风险最小的,因此,能够作为政府部门很好的参考,最终推动新放假办法的实现。

  发改委:方案经过了一年多的调研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5:双稳健政策下的宏观经济走势》报告就正式提出建议:“将每周休息两天改为休息一天,剩余的一天一起移至月末,一次休息4天,变成月月‘小黄金周’,并适当延长春节休假时间”;“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在2007年10月起向公众征集意见的新闻稿中,对方案的出台经过有这样的叙述:“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一是开展专题研究。对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运行情况、经济社会影响及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节假日和休假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二是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分别征求了一些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意见;三是较为广泛地进行了民意调查。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

  在为期五天的以调查问卷征集意见的过程中,牵头执行此任务的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五六百封电子邮件和无数电话。

  随后,12月14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正式实施。

  链接

  推动过假日改革的代表和委员们

  1988年“两会”,政协委员赵丽宏提出提案,建议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的提案,2003年之后每年都提出类似提案;

  2001年“两会”,政协委员沙振权提交了名为《对发展假日经济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建议政府取消长假,建立带薪年休假制度;

  2004年“两会”,人大代表纪宝成提出议案:《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建议》,之后每年“两会”都提出类似议案;

  2005年“两会”,政协委员梁燕君建议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小黄金周”制度和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

  ……

  每一年,都有众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针对黄金周、假日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此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