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从279人一路“差额”到6人 杭州选拔局级干部全程竞争
发布时间:2009-09-15   点击次数:
 创新干部选任机制的有益探索

  ——杭州“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正局级干部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在全省首开先河,采用“两轮推荐、两轮票决”的方式,经过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从279名符合条件的现任市管副职中选拔出了6名市管正局级干部拟任人选。目前这6名人选均已获得正式任命,社会反响良好,有效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省委书记赵洪祝对此作出重要批示:“杭州市‘两轮推荐、两轮票决’选拔市管干部的做法,很值得总结完善。这一做法进一步规范了干部任用的初始提名、扩大了党内民主、较好发挥了全委会作用,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

  
公开透明

  有序推进选拔工作


  选拔方式的改革创新,无疑是杭州市此次干部选拔工作的一大亮点。“两轮推荐”是指从符合条件的现任市管副职中,经过“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委全委会”两轮民主推荐;“两轮票决”是指组织考察后,对考察对象实行差额酝酿、差额上会,经过“市委常委会”、“市委全委会”两轮差额票决,确定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拟任人选。选拔过程邀请市党代表全程参与,同时开通监督电话,邀请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有关会议,努力做到公开透明。

  先是杭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并从全市基层党代表中,以抽签的方式,邀请60名市党代表参加第一轮民主推荐。推荐中,提供了279名符合条件干部的年龄、学历、任职情况、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详细资料,尽可能全面、立体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经过256名与会人员的民主推荐,根据得票高低,从279名现任市管副局职满2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8周岁以下的干部中,产生了30名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考察对象。

  随后市委组成若干个考察组,邀请12名党代表参加,由原市级老领导带队,对30名建议人选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考察,并进行量化评价,计算出每位考察对象的综合得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

  然后是市委全委会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根据得票高低,从30名干部中推荐产生15名提交市委常委会差额票决的人选。

  再是市委常委会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确定10名提交市委全委会票决的建议人选。

  最后一步就是最终的10进6。召开全委会,邀请30名党代表参加,除对10位建议人选进行书面介绍外,还由其分别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作了题为“如果我是一把手”的现场陈述,并回答有关问题。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党代表在更近距离、更深入了解建议人选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票决、投票。然后,按一定的权重,计算每位人选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高低,确定了6名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的建议人选。随后,市委召开常委会,研究决定了6名拟任人选,并向市委全委会成员和参加会议的市党代表当场宣布结果。

  
严肃纪律

  营造风清气正环境


  为坚决抵制拉票等不良现象,保证选拔工作圆满成功,杭州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制定了严肃纪律的“十个一”具体措施。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再次强调,对在选拔过程中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拉关系、托人情、搞宴请、送礼品等方式为自己、为别人拉票的,要坚决查处,是被推荐对象的取消被推荐资格,已列入考察人选的停止考察,已经任用的采取先免职后处理等组织措施。第一轮民主推荐产生30名考察对象之后,市委领导又与他们进行集体谈话,重申了纪律要求。30名干部都签订了遵纪承诺书,承诺做到“十个不”:不弄虚作假、不拉关系、不走后门、不托人情、不搞宴请、不送礼品、不写条子、不打电话、不发短信、不影响和干扰干部选拔工作的正常进行。由于纪律严明、措施到位,杭州市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进一步形成。选拔工作期间没有收到一封信访件,没有接到一个举报电话,也没有发现一起考察对象违反纪律的行为。
四大创新

  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这次干部选拔工作,既坚持了杭州市历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成功做法,又在总结以往经验、学习借鉴外地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现了杭州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四大创新。

  创新之一:规范了干部选拔的初始提名。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关键环节。这次选拔工作最具创意之举,就是解决了拟任重要职位人选由谁来提名的问题,是干部选任关键环节的一次新突破。从提名主体看,改变了以往重要岗位干部人选多由组织或领导提名的做法,实现了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干部的初始提名。从提名原则看,突破了以往干部出现缺额时,在某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内部推荐的局限性,把选人用人的视野扩大到全市符合条件的干部。从提名程序看,先经过资格审查、会议推荐,进行初始提名,再经过两轮差额票决进行正式提名,整个提名过程既坚持扩大民主,又坚持集体研究决定,把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与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有机结合起来,为扩大党内民主找到新的切入点。

  创新之二:充分发挥了市委全委会的作用。这次选拔工作,杭州市57位市委委员、11位候补委员直接参与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提名推荐和最后票决工作,书记、副书记、常委和委员人人一票,权重相等,进一步促进了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民主化。大多数市委委员、候补委员表示,这次干部选拔工作,探索完善了以市委全委会提名任用重要干部的新方式,体现了由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要求,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有效预防了干部选拔任用中潜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实现了组织满意、群众满意、个人满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干部选任办法。

  创新之三:全程差额竞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这次选拔干部工作中,杭州市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探索了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等全程差额选任干部的办法,充分体现了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初始提名、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到任用表决,人数从279到30,30到15,15到10,10到6,一路差额,全程竞争,既扩大了选人用人的的视野,又体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要求。这6名干部中,5人出生于1968年,1人出生于1966年,平均年龄41.3岁。对30名建议人选中,24名未得到任用的参选者,杭州市委把他们纳入市管正局级后备干部名单,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培养,为他们成长进步创造良好条件。

  创新之四:党代表全程参与,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杭州市委积极拓宽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杭州市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和《杭州市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市委常委会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在组织党代表开展活动、定期征求党代表意见、邀请党代表列席市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党代表参与重大活动的评议和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积极稳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新路子。在这次干部选拔工作中,先后有100多位来自基层的市党代表直接参与,进一步发挥了党代表作用,扩大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