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全面小康水平,今年10月,我市选派了100名机关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其中有28名在吴中区。昨天,吴中区召开了“第一书记”交流会。
昨天下午,来自吴中区各薄弱村的“第一书记”进行了任职以来的首次交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从驻村第一天起便开始进行调研。通过与村干部座谈、走访村民、实地查看等形式,初步取得了第一手资料。”临湖镇陆舍村“第一书记”苗红波说道。从一名市级机关直属单位的水利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两个月来,苗红波几乎走访了村里的每户人家,不仅初步了解了陆舍村情况,还通过单位资源优势,扩大村里“临谷香”新米销路,已帮助销售约3吨大米。
在吴中区,像苗红波一样的“第一书记”共有28名,他们的工作重点是抓党建、促发展、办实事、强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除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日常工作外,还借助各自单位的优势,帮扶农产品销售,结对困难户。
据悉,“第一书记”任期为1至2年,不占村“两委”班子职数,不参加换届选举,每个月在村工作20天左右。(《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