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自2010年首批科技镇长团入驻以来,先后共有6批次47名团员在吴中挂职。吴中区把科技镇长团作为域创新转型的重要动力源泉,将其纳入自己的干部队伍来管理服务,从而取得了较好成效。
吴中区在使用科技镇长团上首先是注重“众筹”智慧,让科技镇长团施展才华有空间。一方面,让科技镇长团专司科技人才工作,避免陷入事务陷阱和琐碎事项,另一方面,针对团员不同特点,量身定制挂职“主业”。南师大的钱晓军计算机专业出身,就安排其“主攻”农村管理信息化,经过几年摸索,“智慧农村”在吴中实现了村村“全覆盖”,还衍生出“智慧林场”、“智慧旅游”等多项智慧产品,在此基础上,南师大苏州智慧研究院落户吴中,成为校地合作深度融合的典型。苏州工艺美院赵罡是一名“没有科技含量、只有艺术细胞”的画家,便安排其在工艺美术之乡光福镇挂职,在他的推动下,光福传统雕刻成为首个走进国家大剧院的镇级层面展览,针对民间艺人的“苏作雕刻班”学历能力提升班成功开办,光福镇由此新增了10名苏州工艺美术大师。
二是打造“众创”空间,延续服务有载体。深度挖掘科技镇长团的潜能,针对镇长团团员挂职时间短、能力发挥不足量的实际,引入“1+N”模式延长团员的服务周期,实现团员“1年挂职、N年挂钩”。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文智2013年挂职期满后,持续为吴中提供旅游咨询、项目论证等服务,省委办公厅的陆健健也不断为吴中介绍领军人才,其中1人还入选了吴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以空间换时间,着手打造全省首家“科技镇长团众创空间”,定位为“孵化器+根据地”,帮助团员实现智力转化和情感接续。目前,已有3名团员在吴中成功创业,并入选吴中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三是引入“众扶”机制,扎根吴中有动力。成立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制的科技镇长团工作领导小组,直接指导支持科技镇长团开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为镇长团迅速融入地方扶一马、送一程。
四是开启“众包”模式,团队建设有活力。引导科技镇长团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让每个团员都成为服务的“受益者”和“供应者”,实现了团队自我服务的内循环。在吴中的挂职经历也成为团员后续发展的重要履历,有9名同志回到原单位后得到了提拔重用,其中1人提拔为正处、7人提拔为副处。(《组织人事报》2015年10月2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