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组工要闻
张炳华:在新常态下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15-01-07   点击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组织部门必须着眼从严治党的新常态,紧紧围绕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要严守党建责任,把握“责任落实”新要求。要从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要建立完善党建工作“一把手领导责任制”、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负责制,努力形成党委(党组)牵头抓、书记主动抓、班子成员配合抓、职能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党建工作定期研判制度,定期专题分析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状态和管党治党能力,动态掌握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水平。要完善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加大领导干部考核中抓党建实效的权重,落实测评排名和问责整改,切实让各级党组织书记 “耕”好党建这块“责任田”。

  二要严格选拔干部,彰显“为官有为”新面貌。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好干部标准,以《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为基本遵循,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办法,规范完善民主推荐、干部考察各个环节,认真听取分管领导对所辖条线干部的评价,了解干部真实的履职能力和水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要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差异化考核模式,健全完善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链,注重实干实绩导向,适应依法治国要求,把一批学法、守法、懂法、务实的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要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着眼“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目标,按照平时1/6、换届1/5的比例要求,严格必要任职台阶,保证各级领导班子梯次配备、后备干部数量充足。

  三要严正纪律约束,构建“为官不易”新常态。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着力解决干部精神“缺钙”问题,重点突出党性教育、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拧紧“总开关”,在思想上划出红线、行为上明确界限、道德上坚守底线。要坚决根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认真开展好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等方面重点整治。要强化干部日常管理,严格落实科级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干部诫勉谈话、干部全程纪实等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自觉摒弃“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错误思想,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监督,建立健全新任党政领导干部任前用人、用编、用钱“三责”告知承诺制度,构建事前有告知、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整改的完整制度链。

  四要严实基层基础,形成“服务为民”新气象。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重点解决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作风不正、公平缺失、公正缺位、公开不够的问题;重点解决队伍不齐、来源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重点解决党内思想不统一、党员干部监督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加强教育和查纠问题相结合,选好用好管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推广宣扬先锋村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相结合,构建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形成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从严把好党员入口关,创新党员教育方式。

  五要严明激励机制,开创“第一资源”新局面。要更好地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职能部门能动作用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实施人才工作差别化考核,建立“双招双引”考核机制,出台 “千人计划”、社会化引才奖励等高端人才引进专项办法,深化人才办主任例会、人才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营造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要出台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加强本土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针对人才管理的主要环节,围绕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人才项目绩效评估机制,发挥人才最大效益。

  六要严抓自身建设,打造“模范部门”新形象。要着眼“三严三实”新要求,大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用从严治部的新成效担起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推动从严治党新常态落地生根。要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组工干部的党性修养,大力弘扬 “安、专、迷”精神,完善组工干部专题学习会和“读书讲学”制度,带头建设学习型部门。要加强日常作风养成,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组工干部“走进基层、改进作风、推进服务”主题活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大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力度,根据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抓住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大力加强前瞻性研究,集中力量调研攻关。制度化开展组织工作创新项目评比,激发组织部门改革创新活力。(《江苏通讯》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