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学习园地
 南街村之梦
发布时间:2008-03-13   点击次数:

  
  □ 文/记者 邓飞(发自河南)

     一个拒绝国家主流改革思想,独力推行集体经济、思想控制和人身依附的村庄由盛至衰,复杂但又必然。
  意外之喜
  1978年,27岁的王宏斌带着几个馒头,开着拖拉机到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刘庄“取经”。王宏斌是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支部书记,他的困惑是如何增加村民收入。
  一张圆脸、经常微笑的王宏斌曾是工人,主动回到村庄当了南街一队生产队长。不到两年,王就创造了粮食、烟叶亩产超千斤的记录,成为该县青年学习楷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底,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中国放弃阶级斗争,一场改革新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率先放弃农村集体化。
  王宏斌对这场变革毫不知情。他回到村里后琢磨建一个砖厂,他想了一条妙计——先给党员干部一张砖头预售发票,一块砖比市场价格低一分钱。村干部知道了也要买,得到消息的村民就有意见了,“凭啥只有干部才能买”,外村的人甚至托关系也要买。
  3天时间,王成功集资35万元。
  次年,王又发动党员集资5万元,赊了一些设备建起面粉厂。他的下属在信用社主任家门口蹲了3天,软磨硬泡贷出10万元。
  1981年,中国开始推行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打破公社化。中央考虑到全国一些地区机械化耕作程度较高,统比分好,提出了“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统分结合”的政策,但当时各地均是无条件紧贴中央制定的大方向。
  1982年,南街村也把土地和工厂分给村民承包。村干部开始无事可干,王办了一个养鸡场,“弄几只鸡养养,喝喝酒、发发牢骚”。
  南街村名为村,实为临县城南街,该村人一直有经商传统,市场意识颇浓而不善耕作,改革开放使得很多村民重返街区谋生,大量土地荒废。此外,拥有大片平整土地的中原农民对公社集体运作心有留恋,“对当年热闹温暖的集体生活简直是一步三回首,依依不舍”。
  王敏锐地发现了村民们的情绪,决定收回土地,恢复集体经营。
  1984年开始,村集体开始用提供口粮的方式鼓励村民交出土地。被承包的企业也被收回,村里还办了一个食品厂。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当年,南街村的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大家围绕利润开始争吵,王不得不摸索可以凝聚人心、继续发展的办法。
  刚刚走出“文革”,大陆人的思想一度混乱,毛泽东思想被淡忘,邓小平理论体系还没有进入社会。孔孟被视为封建糟粕,西方信仰仍是唯物主义者的大忌。
  整个国家都陷入迷茫。
  王宏斌提出重拾毛泽东思想,用“为人民服务”来教育干部,用“学雷锋”来教育村民。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被王重新树立为道德标准。
  1990年,南街村收回村民全部土地,迅速整合形成了巨大生产力,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在改革开放10年后,还打着毛泽东旗号的南街村开始被中国各界关注,并获得毛支持者的掌声。
  毛当年的将军和干部一个又一个走进村庄,不吝赞美。王被请到中南海,给1000多高官讲述南街经验。很多老干部在南街村看到村民享受的各项福利,落下眼泪,称他们看见了共产主义的影子。
  王和他的南街村迅速成为正面“典型”。在毛思想支持者看来,南街村足以成为论证毛路线正确的一个绝佳个案——读毛主席的书,走毛主席的路,也能达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
  或许是担忧南街村可能引发的深层思想论争——鼓励或是阻止都不好,北京对王和南街村一直保持沉默。有很多领导人去过南街村,但只看不表态。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鼓励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很多人想抓住南街村这面“红旗”。当年,河南省农业银行曾一次发行“豫新”债券5000万元助南街村购进10条生产线,建立一个彩色印刷厂和一个冷库。
  河南官员称,河南各级政府为南街村人才、技术引进提供便利,在工商、税务和司法等各方面提供服务。“一切方面都给南街开绿灯,帮助它超常规发展。”
  1994年,一位国家领导人离开南街村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一名副行长专程前往南街村考察贷款数额、放贷银行的问题。这位副行长说,南街村如果有其他银行的贷款,就提前还掉。理由是:是农行一家发现和扶持了南街村这个“典型”,“现在不能一面红旗大家扛”。
  农总行很快又向南街村放贷5000万元。从此,农行对南街村的政策是“不够就要,到了就还”。
  1997年,南街村到达最鼎盛时期。公开数据称,该年村庄的销售收入达到16亿元。
  毛的一些支持者据此称,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小岗村至今萎靡,和南街村简直有霄壤之别。有人甚至以此质疑改革开放。
  南街式惩罚
  1993年,南街村成立中共南街村党委,王也被破格提拔为临颍县县委副书记。
  获得殊荣的王宏斌从中受到了巨大鼓舞。他在办公室里贴出自己最珍贵的人生经验:“成功的秘诀在于与众不同。”
  一手推动南街村发展的王宏斌已经成为村庄的绝对权威,他被所有村民敬称为“班长”。南街村在按照他的意志发展。之前,南街村给工人提供高工资,试图增加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但王后来声称,他发现私心是万恶之源。私心的根源是私有制,要铲除私心,不仅要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且要实行生活资料的公有制。
  从1990年开始,南街村村民可以免费得到水、电、煤气、面粉、食油等20多项福利。村民还同时享有免费入学、入托、防疫、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保障。
  1993年,南街村建起了村民住宅楼,给村民按人头分配住房,并配备了统一的家具、冰箱和电视机。到1998年,全村人搬进22栋楼房。所有村民的原有旧家具被放到了一个统一的地方,交党委处理。不足2平方公里的南街村腾出了足够土地建工厂,发展工业。
  王掌握的村委会出台了一些具有南街村特色的惩罚措施。
  1994年,王在全村搞了一次万人整风运动。王把定性为不好好工作、不守法纪、打架闹事、喝闲酒的村民送到村外几个小平房办“学习班”。他们集体吃住,白天劳动,晚上接受思想教育,一月一期。这些人被要求写检查,直到党委认为过关,否则会被要求继续学习。
  对一些“不学好不上进的懒孩子”,王命令他们穿黄褂、扫大街、拉人力车。后来,该办法也适用于一些犯错误的职工。村党委认为这样既有体罚,还可让他们“丢脸、抬不起头、无地自容”。
  南街村的另一个规定是:公司各车间每月必须推举一个全优车间,一个最差车间。在评最差单位的同时,村各厂队还要各自评出最差职工,评出的最差职工会被扣发工资,停止福利,多次被评为最差的职工就会被送进“学习班”。
  南街村将这种最差单位、职工评选手法称为“剁尾巴”。一份报道描述说,南街村在评最差中定出10∶1的硬指标,对“最差者”一罚就是当月一半工资。如果找不出来,证明厂长、主任没有真正抓工作,就得惩罚。
  像毛当年定指标找右派一样,王坚信,任何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先进与落后。
  南街村食品厂的一个工人曾连续3个月被评为最差职工,遂去找王申诉,王听完后裁决说,在企业管理中,职工必须服从厂长。随后扣完了这名工人的全月工资,并且责令这名工人今后不许再胡乱告状。
  “刺头”都离开了村庄,“剩下的都是兢兢业业干活的老实人”,干部就开始抓乱吐痰、乱扔烟头、乱翻舌头等小毛病。一次,村农机队队长请村里收回处罚指标,称村里实在评不出最差职工。他得到的答复是,先评出百分之九十的优秀职工,剩下的就是处罚对象。
  不少村民是因为“思想落后,不服从领导”、“违反计划生育”、“违反村规民约”、“工作不能尽职尽责,好人主义严重”、“思想落后,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及“缺乏责任心,工作不积极”等原因被停止全家一切福利。
  在南街村所有的惩处措施中,“开除村籍”是最严厉的。1996年3月份,南街村一位于姓和一位张姓村民就受到“开除全家村籍,搬出村民楼”的处罚。
  被开除村籍的村民不得不搬到离村较远的村殡仪馆旁边的几间平房,生活全靠村分给的人均三分地。
  被现代社会文明视为野蛮的“旁坐株连”也出现在南街村。一人犯错,全家受罚,甚至有亲友及邻居也会受影响。据有关干部介绍,如一户超生,不仅全家及亲属受罚,而且左邻右舍也要同时受罚,被停止福利。王宏斌的理由是,因为他们作为邻居监督不力,没有及时报告。
  “村民丧失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村集体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不得不顺从王宏斌。”观察人士称,南街村后来的惩罚稍有缓和,但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后至今都贴有一张《村规民约》,其中的惩罚规定依然严厉而细密。
  该规定“思想作风”一栏的第一条规定:不重视政治学习,共产主义小区建设信念不坚定,参加各项活动不积极,有过激言行怎么办?处理办法是:进学习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转变错误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第四条规定:无事生非、挑拨离间、撮三捣四、讽刺挖苦先进怎么办?处理办法是:写检查1500份,送各单位和每户村民,义务劳动3个月。第十一条:搞第二职业怎么办?处理办法是:停发一切福利,取消建设小区的资格……
  该《村规民约》还有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两栏,共设有“23个怎么办”,覆盖几乎所有行为。
  另一个约束性的制度是“十星评定”,直接和村民的福利挂钩,少一颗星就少一项福利,少四颗星就失去在村里生活的资格。
  一条龙的思想教育
  在很多描述中,王宏斌的兴趣似乎只是抽烟、背着手听听锁呐或者豫剧。他痛恨流行歌曲,称流行歌曲总是把人唱得浑身死气沉沉、懒洋洋的,干啥工作都没有一点劲。他甚至警告说:“青年人越听(流行歌曲),就越不想做好事,越听越想做坏事。”
  歌舞厅、桑拿浴、夜总会和卡拉OK等娱乐设施被严禁出现在南街村,该村甚至没有一家网吧。1998年,王试图兴建一道城墙把南街村围起来,与世隔绝,但这个耗资5000万的计划因为资金不足而中止,只完成了一个“朝阳门”的门楼和小段仿古城墙。
  南街村至今还保留有一个150人的专职民兵连,常年日夜巡逻,负责维持村庄的秩序。
  王坚持认为,不断有社会大环境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在渗透侵蚀着村庄,斗争必须要继续,思想教育需要持续加强。
  南街村对人才的标准是三好: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而思想是第一位的。王一直在试图培养他想要的人——顺从集体,能干和苦干。
  南街村投资1500万元在村里建起一个幼儿园。南街村的孩子每周至少有两个小时被教育爱祖国、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
  王宏斌说:“南街村的下一代如果思想不好,就是埋在南街村的定时炸弹,早晚会给南街村带来损失和危害。”
  王一次去日本考察,被告知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时期,而初中只是打知识基础阶段。王很忧虑,南街村的孩子去县城念高中,外面的环境和教育会毁掉之前的思想建设。
  王决定在村里开办高中,完成一条龙的教育,一直占领学生的思想高地。依照中国相关教育法规,一个村只能开办小学和初中。但2000年,河南省教委例外批准该村开办高中。
  南街村高中接受国家统一的文化教材,但自己编写思想教育教材。村里的学校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幼儿一周回家一次,高中生一个月回家一次。“这样,南街村的下一代从小就可以尽可能接受南街村思想模式教育,以利于继承南街村的事业。”南街村的学生被公认为节俭、遵守纪律、几乎没有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