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员教育管理
从城乡统筹共建落实流动党员登记工作
发布时间:2008-01-14   点击次数:
 

    近日,中央组织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组织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共同做好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通知要求,组织部门和公安机关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从加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需要出发,关心流动党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服务。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将本地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结成联谊对子,促进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在暂住户口登记、办理暂住证和居民身份证等方面,公安机关要为流动党员提供方便。这个通知的出台,从政策方面肯定了关怀党员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有利于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流动党员的出现,是党员队伍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重要载体,流动党员既是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变革。但与全国党员的大发展相比,流动党员的信息和管理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截至2006年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239.1万名,比上年净增158.1万名。从统计数据看,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新鲜血液不断补充,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但是,我们也看到,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除了数量上的变化外,还包括党员结构的流动性变化。从大量调研数据来看,两头流动性较大,一是新阶层学生和公司党员流动性大。二是老阶层党员流动性大。以农村党员为例,从当前农村人口结构我们可窥一斑。农村大量的有文化、有能力和有技术的人向外流出,农村党员结构出现失衡现象,老党员,女党员和贫穷党员增多。

    造成流动党员信息大量缺失,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党员的流动性造成党员登记难,笔者2005年在乡镇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工作的流动性,造成政治档案无人接手管理。还有一个情况就是退休回乡养老的党员为了少交党费,把党组织关系转入当地,但却不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2006年在企业党建调查中发现,很多外来务工者把党员关系揣在自己身上,视企业或公司的情况待定,口袋党员增多。2007年在小区调研中发现,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业主成为一个新兴社会群体,这些业主最大的特点是结构多元化,业主与业主之间交往少,很多业主包括单位党员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党员身份,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次,流动党员多是通过亲戚或乡邻关系出来就业,依靠基层组织较少,对党组织认同感低。最后,党组织自身的管理手段太少,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特别是办理流动党员的证件手续不畅通,城乡基层组织各管一段,信息不沟通,虽然各地党组织也尝试了做了一些新探索,如办理党员流动证,但城乡之间资源共享水平不一,流动党员使用流动证的效率不高。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更多只是提供办理认证程序,服务和发展的平台太少,要求的义务多,这也使一部分流动党员不愿主动登记。

    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有两个最大的创新之处,第一,首次从全国层面明确提出流动党员信息登记工作,要求登记暂住人口政治面貌。流动党员信息的采集对于适应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党的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二,注重上下联动,多部门合作,从机制上保障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信息采集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落实十七大关于流动党员的具体措施。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流动党员发展提供机制保障,这一举措会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入新阶段。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把信息采集工作看成纯粹的登记任务,要认真研究登记后流动党员的管理新途径和新机制。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管理和服务成为难题。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由于这些党员的流动性大,工作忙,效果往往不理想。正是为了给流动党员一个红色家园,很多地方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的建设。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成立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可能有的地方名称不一,有的称援助中心,有的称服务中心、阳光驿站等。这些为流动党员到活动站过组织生活,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党组织,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也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从运行的状况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在职能上大致有三个作用:帮助社区贫困弱势党员,为农民工党员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为片区党员提供组织活动平台。服务中心在基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获得了流动党员的认可。但关键问题是资源的整合力和受益对象的覆盖面少,党员服务中心依附性强,更多地围绕组织部工作开展,人手少,工作杂,人员和工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服务中心应该承担政策咨询、党员流动管理和城乡党员互助资源共享的平台。目前各地资源分割严重,一个城市可能有几个服务中心,但又互不沟通,造成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益低。比如,一些党员,一些组织想为党员和群众服务,一些党员想谋求发展希望获得相关政策信息及经验指导,但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双方供需信息不能有效沟通。一些地方党员援助中心尝试志愿者参与模式,实现了提供帮助的需求与寻求帮助的需求的有效对接。志愿者在服务中不仅帮助流动党员群众克服了困难,树立了党的良好形象,而且也使党员实现了自身价值,展现了自身才华。为了确保党员需求与服务的对称性,笔者认为,党员援助中心不能总是在党员生存型的扶贫解困上做文章,还要为党员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招募党员志愿者参与的方式,整合社会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用参与式方法拓展城乡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助,使党员援助中心走出一条社会化、公益性之路。(李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副所长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