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紧贴民生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3-12-18   点击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扎实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应抓住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人民群众利益“置顶”,把群众诉求作为工作追求,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答好主题教育“民生答卷”。

人民群众是我党的根源和血脉,站稳群众立场是我党一直坚守的原则。从“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到被群众亲切称为“草鞋书记”的杨善洲;从和风沙作战到底的焦裕禄,到在绝壁上开凿天渠的黄大发,他们始终把群众需要放在第一位,于点滴之中践行为民初心。广大党员干部须深入实地,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切实把握基层百姓需求,真正将群众“呼声”有效转化为办好“实事”的“原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须不断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将党的声音带到基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土方言”,把政策文件转化为“大白话”,多说百姓话、多进百姓门,促进党的路线方针在基层有效落地。

“民生”应当始终跟着“民声”。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要杜绝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当然”,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从“抱怨声”、“吐槽声”中抽丝剥茧梳理核心关切,了解来龙去脉,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自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善于运用民意调查、问卷反馈等科学方法,查漏补缺、强化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问效,确保件件有着落、条条有成效。

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下基层应“下”有作为,办实事应落地见效。倘若供需错位、脱离实际、高开低走,只会让民生实事成为“烂尾工程”,难以赢得百姓肯定。为民办实事,不在于喊了多少口号,出了多少“经验”,而在于瞄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奋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紧抓快办、立说立行,处理好当下改和长久立的关系,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切实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人民的“幸福账单”。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 顾怡钰)